合同违约怎样采取补救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18:53:58
127 人看过
采取补救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质量不合同)、使
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体措施。
关于采取补救措施的具体方式,我国相关法律作了如下规定:
(1)民法典第111条规定为: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为: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
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
(3)产品质量法第40条规定为:修理、更换、退货。
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补救措施的适用以合同对质量不合格的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而依民法典第61条仍不能确定违约责任为前提。
(2)应以标的物的性质和损失大小为依据,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补救方式。
(3)受害方对补救措施享有选择权,但选定的方式应当合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合同违约的补救措施与违约赔偿金
361人看过
-
丧失票据要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
58人看过
-
合同欺诈受害者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163人看过
-
(3) 违反合同约定后的补救措施
282人看过
-
判决采取补救措施怎么执行
151人看过
-
合同采取补救措施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4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最新文章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合同违约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法律的规定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11合同违约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有: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等。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亦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承运人采取的补救措施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1【运输合同知识】承运人采取的补救措施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合同法》第299条规定,承运人在与旅客之间订立旅客运输合同后,其主要的义务是按时将旅客运输到目的地,按照客票上所记载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如果承运人没有按照客票上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的,应当认定没有按照旅客运输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运输义务
-
什么情况下可要求违约方采取补救措施?知识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3采取补救措施,是指违约方采取的旨在消除违约后果的除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以外的其他措施。采取补救措施主要适用于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况,如我国《合同法》规定,商品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好、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采取补救措施是对其他违约责任的补充。
-
在合同违约后,如何采取相应措施?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09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和第578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同时,民法典第591条也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
商家违约买方可以采取哪些救济措施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21、要求买方实际履行。 如果卖方已经采取了与此相抵触的措施,就不能要求买方实际履行了。比如,撤销了合同,不能要求对方再付款。 如果当买方不付款、不收取货物时,要求买方实际履行的做法,尤其是在英美法系,法院无权强制执行,所以,不如把货买给他人,再向买方请求损害赔偿。 2、卖方可以规定一个合理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 在此期间,卖方不得采取其它的任何救济方法,除非买方声明将不履行义务。但是,不丧失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