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与过失致人重伤界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14:32:21 490 人看过

过失致人重伤罪在主观上是过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须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使致人轻伤,也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致人罪中,行为人对出现重伤结果主观心态上是出于故意的目的;而过失致人重伤罪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两罪的主要界限在于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一、故意伤害重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故意伤害的“重伤”,依照刑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其中“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主要是指上述几种重伤之外的在受伤当时危及生命或者在损伤过程中能够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其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损伤,主要包括-脑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脊柱和脊髓损伤以及烧伤、烫伤、冻伤、电击损伤、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的损伤等。

一、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量刑标准

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为有期徒刑三年;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的,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2、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犯罪分子涉及到故意伤害造成重任的情况下,应当对照重任的认定标准来处理,符合故意伤害造成重任的条件,则可以由司法机关根据严重的情况来进行判罚处理,另外还涉及到相关民事赔偿的情况认定,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0: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防卫过当应定故意伤害罪还是过失致人重伤罪?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认识防卫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即究竟是故意,还是过失。而这一点,又依赖于对防卫行为的界定。首先,在不承认无限防卫权的我国,认定防卫过当的前提是正当防卫,只不过超出了必要的限度。而我们知道,所谓过失,是指对结果持消极态度。故从对结果所持态度这个层面来看,防卫行为人主观上对其实施防卫行为的罪过形式显然不是过失。其次理论上,罪过或者说是主观要件,仅仅是指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至于故意前面所加的“伤害”或是“防卫”,其实并不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区分标准。就“伤害”故意而言,行为人是追求或放任伤害的后果发生,即此处的伤害,强调的是结果。再次,犯罪构成的三阶层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第一个阶层,要件该当性看,无论是故意伤害还是防卫行为,其主观罪过形式均为故意,客观要件均为对他人人身实施的某种致害行为,故在这个层面上,二者是一致的;从第二个阶层,违法性看,正当防卫属于违法性阻
    2023-04-30
    363人看过
  • 误伤与致死:故意与过失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如暴力伤害、使人染病等。而过失致人死亡,不具有伤害行为,一般是违反操作规程、交通法规等。二、罪过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伤害故意,对伤害结果(轻伤、重伤)具有认识和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致人死亡是其结果加重情节,而过失致人死亡没有伤害故意。三、责任年龄。年满14周岁的人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的人对过失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故意伤害致死和故意杀人区别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023-07-08
    226人看过
  • 过失致人轻伤故意伤害怎么判刑?
    过失致人轻伤故意伤害的判刑期限在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之间。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为拘役刑或管制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一、过失犯罪的认定组成内容是什么?成立过失犯以行为发生法益侵害结果为条件,除此之外,与故意犯罪一样,还要求有实行行为与结果回避可能性。(一)实行行为过失犯的构成要件除结果外,还有实行行为;而实行行为是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紧迫危险的行为。在结果发生的情况下,首先要判断是否具有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定型要缓和得多,这是因为《刑法》往往并没有严格规定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但不能据此否认实行行为也是过失犯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
    2023-06-28
    314人看过
  •  重伤害如何界定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的重伤是指对人身健康造成极其严重损害的行为,包括对肢体残缺、容貌破坏、听力丧失、视力丧失或其他器官机能的损害,以及对人身健康产生极为严重不良影响的后果。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罪的重伤是指对人身健康造成极其严重损害的行为,包括对肢体残缺、容貌破坏、听力丧失、视力丧失或其他器官机能的损害,以及对人身健康产生极为严重不良影响的后果。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重伤害的定义是什么?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的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其中,“重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使他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重伤害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重伤害的定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故意伤
    2023-08-28
    79人看过
  • 过失致人重伤罪和故意伤害罪有什么不同2024
    一、过失致人重伤罪和故意伤害罪有什么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对出现重伤结果主观心态上是出于故意的目的;而过失致人重伤罪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成立条件1、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其客体为身体即自然人的躯体,包括四肢、五官及毛发、指甲等。假肢、假牙等已构成肢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亦应属于身体,但可以自由装卸的则不属于身体。3、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认定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需要
    2024-01-31
    57人看过
  • 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判几年,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的诉讼方式
    一、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判几年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判几年需要区分下列情况: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为有期徒刑三年。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的,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4.有下列情形的,予以重处:(1)伤害多人的,在其中最重伤情的基础上,每增加轻伤1人,按照所增伤情的轻重程度,确定递增幅度。(2)持刀等管制刀具伤害他人的,从重10%。(3)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中故意伤害他人的,从重10%。(4)伤害对象为70岁以上的老人、14岁以下的儿童、残疾人、怀孕妇女的,从重5%。二、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的诉讼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的诉讼方式有以下两种:1.公诉,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
    2023-04-30
    413人看过
  • 过失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有什么区别
    故意伤害致死罪量刑过失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有什么区别你说的过失杀人,应该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其中过失是指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故意伤害罪是指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中过意是指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你说的案子中那两个无赖并没有杀人的意图,只是为了取乐,结果出现了致人死亡的情况,本案因此属于故意伤害罪。如果是故意伤害罪,按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或者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你说的这个案件中法院的定罪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那两个人有自首,法院应该会在量刑上会适当考虑减轻刑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两人至少也会判上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一切应按法律办事。
    2023-06-11
    332人看过
  • 过失伤害与故意伤害区别有哪些
    一、过失伤害与故意伤害区别有哪些过失伤害和故意伤害的区别如下:1.主观方面不同。二者在主观方面有明显的不同,过失的主观恶意很明显的小于故意导致主观恶意;2.作用不同。二者的结果在定罪的时候所起的作用不一样;3.处罚不同。从处罚的角度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很明显的低于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故意伤害罪赔偿事项有哪些要点故意伤害罪赔偿事项的要点有:1.医疗费。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凭据给付,外地治疗有转诊单;)2.误工费。受害人收入标准(天、月、年)×误工时间(有实际收入按实际收入,没有实际收入的按同行业中等标准);3.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住院天数);4.护理费。(有收入按收入,无收入按误工标准
    2023-10-07
    153人看过
  • 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怎么判?故意致人重伤判多少年
    一、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怎么判?故意致人重伤判多少年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按照犯罪手段和具体的伤情判决,故意致人重伤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尚未达残疾标准的或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的,基准刑有期徒刑三年。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如果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二、故意伤害死亡赔偿标准故意伤害死亡赔偿标准首先要看是否有进行医疗措施,如果经过医疗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的,需要进行赔偿,另外,由于造成了被害者死亡,因此还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
    2023-04-30
    10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重伤区别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有:1.造成的后果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已经致人于死亡,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只是致人重伤。2.量刑不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否也应承担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杀人罪怎么判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对此,
    2023-03-04
    101人看过
  • 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观方面有所不同
    [案情]2008年3月23日下午,被告人汪亮在赌博过程中与本村村民汪明付发生矛盾,后在回家途中得知汪明付等人与其爷爷汪开友发生争吵,便到汪开友家与汪文兵等人一起前往汪明付家欲作理论,在汪明付家门前,汪文兵及其妻子与汪明付的妻子发生争执,汪明付手拿尖刀向被告人汪亮冲来,被告人汪亮拾起汪明付家门前的一块砖头,在看到汪明余距汪明付身后一米左右的情况下砸向汪明付,砖头最终砸中汪明余头部,致汪明余受伤,经司法鉴定,汪明余的伤情构成重伤。[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汪某的定性主要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汪亮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汪亮在面对汪明付的现实危险时,此时是近似于防卫状态中,主观上没有伤害汪明余的故意,而且汪亮拿砖头砸的对象是汪明付,而不是汪明余,对汪明余的重伤,不是汪亮所期待的结果,不是故意行为的内容,所以对最终造成汪明余重伤,只是一种过失行为,应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第二种意见认为
    2023-06-11
    365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法律界定与量刑差异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1、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包括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侵害的客体不同(1)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过失。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等同。同样,也不能将杀人未遂同故意伤害混为一谈。对于故意杀人未遂来说,没有将人杀死,并非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愿作为,而
    2023-07-15
    312人看过
  • 伤害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1、伤害致人死亡罪伤害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如果是在业务过失的情况下导致他人死亡的,则构成其他犯罪,不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普通过失,即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过失;业务过失,即在履行职务、职责过程中的过失,如在交通运输、医疗过程中的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不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而是以交通肇事罪、医疗事故罪等论处。另外一个角度讲,《刑法》第232条属于一般性规定、是普通法,而刑法分则某些条文所规定的过失犯罪,尤其是事故犯罪中常常也会导致他人伤亡,相对于第233条而言,可以认为是特殊条款、特别法。规定这些犯罪的法条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法条形成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特别法论处,而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2、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伤害的行为只有在造成重伤以上的情况才构成犯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中行为人对伤害结果是过失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明显具有轻伤的故意,但由于过失造成他人重
    2023-04-16
    26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浅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摘要: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区分的,但会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很多疑点,区分的关键是对打击行为的定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从书面上看并没有什么难以区分的地方,二者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故意一个是过失,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行为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的界定是复杂的,在某些情况下是难以区分的。例如,王某与赵某等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微醉,为一小事王某打了赵某一个耳光,赵某急,欲与王某厮打,王某推了赵某一下,赵某站立不稳,后退了几步,倒地,头部撞到门把手,几分钟之后,赵某死亡,法医鉴定为钝器伤害头部出血而死。一审法院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本案中,王某确实故意打了赵某,如果据此判定王某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就有点草率了。因为此时对王某行为的定性关键是要判断王某的殴打行为的性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
    2023-06-11
    40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如何区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7
      1.分清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的界限。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即使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为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也构成杀人罪(未遂)。 2.分清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过失重伤罪在主观上是过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须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才
    • 2023株洲过失致死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04
      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1-08-26
      1、其相同点是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的结果均出于过失,即不希望也不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同点是,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而过失致人死亡中则没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2、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在故意伤害致死的情况下,二者相近之处是: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在主观上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往往都表现为
    • 如何区分过失致人重伤与故意伤害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9
      二者的区别在于: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对出现重伤结果主观心态上是出于故意的目的;而过失致人重伤罪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
    •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界限是什么,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立案标准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8
      故意伤害罪是如何认定的?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