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二审与再审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9 18:32:23 399 人看过

重审、再审和二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程序发生的主体和原因不同:重审是指二审法院发现原审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违反法律程序,做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后,指令其他下级法院,或者指令原审法院另行组织合议庭,进行重新审理。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发生的主体只能具有审判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才能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第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

(二)审理法院不同:重审的决定权属于二审法院;当事人不服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二审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

(三)裁判的效力不同:重审的决定权属于二审法院,只要二审法院决定重审,下级法院必须重审。按一审程序裁判的再审案件,在上诉期间内暂不生效;按第二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是不准再行上诉的终局裁判。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四)审结期限不同:根据《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的规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发回重审的案件审理期限也应该按照第一审的期限计算。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发回重新审理的,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按照一审规定,如果是第二审案件,按二审有关规定。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分别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期限确定,审理期限自决定再审的次日起计算。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在3个月内不能结案,需要延长审结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限。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对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结期限,不能延长。

(五)审理的对象不同:重审适用一审普通程序,做出的判决为一审判决。再审程序的审理的对象是生效的法律文书。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和稳定性,对法院、当事人和社会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人都无权改变。只有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或者当事人依法申请再审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才能对该判决、裁定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第二审程序是当事人因不服一审未生效裁判,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而发生,所以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一审裁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一、法院受理案件流程是怎么规定的?

民事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判决以及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

当事人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受理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准备工作后,应当按法定程序开庭审理。法院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按法定程序申请延长。

当事人对一审法院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间上诉于一审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从而引发第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上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进行判决、裁定。

二审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人民法院按照再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时,如果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第一审普通程序进行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于再审案件按原审程序进行审理,因此审理、裁判、宣判期限均按原审程序规定进行。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双方或一方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5: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拒绝履行相关文章
  • 初审与合议庭二审的区别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合议庭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其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临时组成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民事诉讼二审合议庭和开庭区别是什么合议庭和开庭的区别主要在于形式上。开庭审理主要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合议庭则是临时组成的,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如果意见分歧,应当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评议笔录,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签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
    2023-07-16
    240人看过
  • 刑事二审程序庭审流程,刑事二审程序与刑事再审程序的区别
    一、刑事二审程序庭审流程刑事二审程序庭审流程按照一审流程进行审理:1.开庭。2.法庭调查。3.法庭辩论。4.被告人最后陈述。5.评议、判决和宣判。二、刑事二审程序与刑事再审程序的区别刑事二审程序与刑事再审程序的区别如下:1.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可以是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可以是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3.提起的理由不同。4.提起的时间不同。5.审理的法院不同。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再审案件,既可以由原法院审理,也可以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还可以由更高的人民法院提审。三、刑事二审审理期限是多
    2023-06-19
    477人看过
  •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及法律观点
    一、再审与重审的区别及法律观点再审与重审的区别及法律观点为:1.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再一次进行审理并重新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是法院判决结束并执行,属于已生效的判决。一般由人民检察院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而再审。2.重审: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重审依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其判决为一审判决。重审是针对重大失误的案件判决,判决结束但未执行,是属于未生效的判决。一般由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二、刑事案件再审的期限刑事案件的再审期限一般是作出再审决定之日起的三个月以内。如果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3-10-26
    228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一、法律视角下再审与重审的区别法律视角下再审与重审的区别如下:1.概念方面。重审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重审依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其判决为一审判决。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再一次进行审理并重新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2.程序方面。重审是针对重大失误的案件判决,判决结束但未执行,是属于未生效的判决。一般由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3.再审是法院判决结束并执行,属于已生效的判决。二、刑事案件再审的期限刑事案件的再审期限一般是作出再审决定之日起的三个月以内。如果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此外,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
    2023-11-04
    111人看过
  • 执行异议与再审的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一、执行异议与再审的区别程序的区别(一)针对对象执行异议之诉执行行为所指向的执行标的(对原判决、裁定无异议,目的是排斥对特定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行为)申请再审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二)提出主体执行异议之诉1.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2.当事人执行异议之诉—执行程序的申请执行人(不包括被执行人)申请再审1.原审的当事人2.执行程序中--对法院驳回其执行异议的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损害其民事权益的案外人(三)管辖法院执行异议之诉执行法院申请再审1.向作出原审裁决、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2.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3.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四)提出时间执行异议之诉自针对执行异议的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申请
    2022-11-11
    130人看过
  • 二审终审上诉与申诉的区别
    申诉是国家法律赋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和上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1、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但申诉仅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是否能够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由司法机关对申诉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并符合法律规定的重新审判的条件时,才能开始审判监督程序。2、上诉的提起,必然阻止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但申诉则不相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申诉的提出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3、上诉有法定期限限制;申诉则没有期限限制。什么是申诉所谓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的处理案件的一种诉讼请求。申诉作为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在司法实践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中最经常和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司法机关发现错误裁判的一个重要途径。申诉有两种,一则诉讼当事
    2023-06-14
    476人看过
  • 二审调查与开庭区别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合议庭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审判组织,其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临时组成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一、起诉离婚开庭流程有哪些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开庭流程大致分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一)、庭前准备。在离婚案件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首先核对双方当事人和应到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到庭及身份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年龄、职业等情况,并向审判长报告。能正常开庭的,由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然后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随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宣布正式开庭,宣布案由以及独任或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并询问讼双方是否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如果原被告有一方提出回避申请,需要向法院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如果诉讼双方均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
    2023-03-10
    287人看过
  • 再审与二审的相同点
    二审和再审的区别:(一)程序发生的原因或主体不同: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二)提起方式不同:二审上诉只能采用书面形式。再审程序的提起方式比较复杂,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应提交申请书和生效法律文书。(三)提起诉讼的时间要求不同:二审上诉要受上诉期限的限制,且期限较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一、最高法关于申请再审立案的规定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包括可以申请立案的情形,各级人民法院适用管辖的情形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对本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经复查认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应当决定或裁定再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
    2023-04-03
    119人看过
  •  二审终审制与再审的原因
    二审终审制还存在着再审的原因。二审是一个独立的审判程序,不是重审程序。对于二审的具体情况,也是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来进行认定的。不同的涉案情况所认定的判决处理事项是不同的,对于再审的提出也是需要由法院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的。二审终审制还存在着再审的原因。首先,在二审判决生效后,如果法院发现原先的审判有误,法院可以主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其次,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不服时,也可以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然后按照相应程序启动再审程序。二审是一个独立的审判程序,不是重审程序。对于二审的具体情况,也是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来进行认定的,不同的涉案情况所认定的判决处理事项是不同的,对于再审的提出也是需要由法院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的。 二 审 终 审 制 : 再 审 程 序 是 如 何 启 动 的 ?二审终审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如果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
    2023-10-08
    137人看过
  • 一审抗诉与二审抗诉有何区别?
    1、抗诉对象不同。二审抗诉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和裁定;再审抗诉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二、抗诉权限不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任何一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同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二审抗诉。除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同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效性作出判决外,其他各级人民检察院只能对其下级人民法院的有效性作出判决。可见,基层人民检察院只能提出二审抗诉,无权提出再审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只能提出再审抗诉,无权提出二审抗诉。3、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不同,是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接受再审抗诉的是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同级人民法院。四、抗诉期限不同的二审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但法律对再审抗诉没有规定期限。5、抗诉效力不同。二审抗诉将阻止第一审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再审抗诉不会导致原审判决。裁定在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期间停止执行。一审抗诉和再审
    2023-08-08
    78人看过
  •  申诉与再审的定义及区别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申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而民事再审申请则应当提交给当事人。当事人提出民事申诉时,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变更为民事再审申请。适用主体不同,刑事申诉权的主体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案外人,而有权申请民事再审的主体则是当事人和案外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刑事申诉,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民事再审申请,应当提交民事再审申请。当事人提出民事申诉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变更为民事再审申请。适用主体不同,刑事申诉权的主体是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案外人,有权申请民事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和案外人。 刑 事 申 诉 与 民 事 再 审 的 区 别刑事申诉与民事再审是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刑事申诉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后,当事人对司法机关作出的刑罚决定不服,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的活动。而民事再审则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
    2023-09-11
    333人看过
  • 民事案件申请再审立案与再审立案的区别
    申请再审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对符合申请再审条件的民事案件进行申请再审立案。申请再审立案的民事案件只有经复查后,申请再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再审条件之一的,案件才能进入再审程序,予以再审立案。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资料,我们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假如需要再审时,应向判决过的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在书写申请书时应写清楚理由,对于民事案件提出再审也有很多限制,同时不得提出再次申请的案件有好多种情况。对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次数限制1、申请再审人就同一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请再审一次;2、对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理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对经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4、
    2023-08-06
    442人看过
  •  2023年二审与发回重审的区别是什么?
    重审和上诉是两种不同的诉讼程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原因、审结期限和审理对象等方面。重审是由二审法院根据原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违反法律程序做出的撤销原判决的裁定后,指令其他下级法院或者指令原审法院依法重新审理;上诉则是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审理的对象是原审裁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2、程序发生的主体和原因不同重审是指二审法院发现原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违反法律程序,做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后,指令其他下级法院,或者指令原审法院依法重新审理。第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2、审理法院不同重审的决定权属于二审法院;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3、审结期限不同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发回
    2023-10-30
    316人看过
  • 二审与再审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审与再审没有任何关系,二审和再审有以下区别:(1)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可以是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可以是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3)提起的理由不同。第二审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诉人主观上认为第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就可以提起上诉;而再审的提起,是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的规定,确有错误,方可决定是否开始再审程序。(4)提起的时间不同。第二审是第一审的继续,上诉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当事人对第一审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当事人对第一审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
    2023-03-01
    30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拒绝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拒绝履行构成的条件: 1、须有合法有效的债务存在这是拒绝履行的前提条件; 2、须履行仍为可能... 更多>

    #拒绝履行
    相关咨询
    • 一审,二审,重审,再审的区别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1
      一审、二审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法院第一审程序是对相关管辖权的审查以及对事实的真实情况及对应的证据材料的审查,而二审程序则是对法院审判的监督,对于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合宪性的审查,对法院的判决进行监督。 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 第一审程序是由于原告为了行使自己的起诉权,避免错过诉讼时效而发生的,而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对于法院的判决存在异议发生的。 3、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
    • 再审与重审有哪些区别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10
      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重审是证据不足,发回再次审核,而再审就是已经确定案件,不会改变处罚结果。 重审,是指上诉案件被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进行审理,即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提起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审裁判确实有错误,且不宜直接改判,于是裁定撤销原裁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由原审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 再审,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错误,依照审判监
    • 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再审和再审程序有什么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3
      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两个个独立的审判程序。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和发展,再审程序是纠正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一种补救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都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再审程序是不增加审级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审判程序,其特点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即对当事人的申请是否提起再审程序,由人民法院审查后决定。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程序发生
    • 再审与二审的审判监督范围和程序区别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
      刑事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案件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对案件的再行审理,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属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程序属于审判监督程序,它与第二审程序主要区别: (1)提起的主体不同。第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
    • 二审和再审的区别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30
      1、对象不同上诉审程序的抗诉的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而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权限不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任何一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上诉审程序的抗诉。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同级的最高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再审抗诉外,其他各级人民检察院(基层检察院无权提起再审抗诉,因为已经没有下级法院)只能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