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由法庭宣告,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缓刑建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可以在辩护意见中提出缓刑的请求。缓刑是指刑罚的缓刑,是指触犯刑律,通过法定手续确认构成犯罪,受到处罚的行为者,先定罪,不执行判决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调查机构在一定的调查期间内调查犯罪者,根据犯罪者在调查期间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执行判决的制度。对于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的规定,缓刑考试期满,原判决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公开宣布。只要符合缓刑条件,法官就可以或者应该判缓刑。总体而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犯罪情节轻,悔罪且没有再犯危险,缓刑也不会对居住社区造成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而上述犯罪人,如果是未满十八周岁或已满七十五周岁,或怀孕的,应当宣告缓刑。缓刑不适用于累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告人。
挪用公款基准刑五年法院判决有没有可能判缓刑
不能判缓刑,因为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另外以下情形也不适用缓刑:
1、对象为被判处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会危害社会;
3、累犯不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最新法院判决,担保人需知晓缓刑判决?
337人看过
-
法院判缓刑没有判决怎么报到
79人看过
-
法院和检察院哪个是最终判决
385人看过
-
判缓刑由法院院长决定吗
243人看过
-
检察院不服法院终判决怎样抗诉
169人看过
-
法院最终判决需要开庭几次
212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醉驾判决后是否最终会判缓刑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7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
-
法院判决缓刑的时候,判缓最多多少年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6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
法院判决缓刑什么意思怎么样会被判缓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25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法院判缓刑该如何判决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3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机关将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
-
醉驾判缓刑是法院判决还是判决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3符合条件的由法院判决。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第七十四条【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