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取得方式和途径上是否有瑕疵的角度来看,“非法所得”即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劳动、经营、投资等行为而获得的收入,还包括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而获取的利益;从法律事实引致的后果,即从占有是否被法律所承认的角度,将“非法所得”定义为所有权不为占有人依法取得的收入;从收入的性质及是否具有公开性的角度,将“非法所得”分为两类: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不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其中,只有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才能被纳入征税范围。
非法所得金额多少判刑
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同而有所调整,大范围为五万元以上即可立案。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予以追诉。
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
强迫交易罪如何认定非法所得
377人看过
-
配偶财产法律上如何认定为犯罪所得?
217人看过
-
离婚前财产为非法所得如何处理
158人看过
-
违法所得认定办法如何确定违法所得
54人看过
-
财产所有权能非法取得吗
106人看过
-
经侦如何判定非法所得
44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非法行医罪的非法所得如何认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9非法行医罪如何认定如下所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本罪的理解和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如何界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05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解释,非法财产是指违法行为人所拥有的违禁品、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物品,不包括加工、生产的产品和经营的商品。这些财产可能最初属于违法行为人的合法财产,并因违法行为而转化为非法财产。未取得烟草垄断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在无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机械、工具、原材料、掺假物品等,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获得的利益。因此,在实施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时,应注意与违法财产的区别,否则将造成
-
如何对行政处罚违法所得认定,如何有效认定违法所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6这涉及法律解释的问题,我赞成按标价算违法所得,参照刑法对于违法所得的确定规则。 以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违法所得为例,都是按照标价和销售量确定的,买卖双发实际坎了多少价,给了多少钱很难确定,所以还是统一标准比较好。 楼主认为,“要按有违法所得查处,就算不给钱,也要双方形成书面或者口头的借贷协议,打个欠条也得。要按无违法所得查处,就要双方当面达成协议不再收取该次餐费。可是在实践中太麻烦了,估计领导也不会同
-
离婚财产分割非法所得如何处置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7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注意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财产的效用和经济价值。对生产资料或一方从事职业所必需的工具、图书资料等,应当分给需要的一方,对特定物包括有经济价值的纪念物,不宜分割的,可根据财产的来源,分给获得者一方;对当年无收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应当分给继续经营的一方;对未分割上述财产的地方,可分给其他财产或作价补偿;对生活必需品,要考虑双方和子女生活需要,实
-
民法确认如何取得所有财产放弃公证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30所有财产都可以公证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放弃继承;未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到期未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办理以下公证事项:(一)合同;(二)继承;(3)委托、声明、赠与、遗嘱;(4)财产分割;(五)招标、拍卖;(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七)出生、生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