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求前任支付分手费的行为属于敲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一方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向另一方强行索要分手费,并且数额达到二千元以上的,属于犯罪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没有达到数额标准的,属于治安违法行为。被索要分手费的一方也可以报警处理。
是否要求前任支付分手费的行为属于敲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一方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向另一方强行索要分手费的,并且数额达到二千元以上的,属于犯罪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没有达到数额标准的,属于治安违法行为。被索要分手费的一方也可以报警处理。
分 手 费 是 否 构 成 敲 诈 勒 索 ?
分手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
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中规定,当事人一方因分手或者解除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债务,另一方请求清偿的,不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纠纷。但是,如果一方在分手或者解除婚姻关系过程中以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为由,向对方提出赔偿要求,对方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纠纷。因此,如果分手费是以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为由提出的,则可以构成敲诈勒索。但是,如果分手费是双方事先约定或者基于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产生的,则不构成敲诈勒索。
分手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一方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向另一方强行索要分手费,并且数额达到二千元以上的,属于犯罪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没有达到数额标准的,属于治安违法行为。被索要分手费的一方也可以报警处理。但是,如果分手费是以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为由提出的,则可以构成敲诈勒索。因此,判断分手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需要考虑具体情况。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是否将过高赔偿视为敲诈勒索罪
164人看过
-
索贿行为能否定敲诈勒索罪
451人看过
-
情侣分手要求索要分手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
198人看过
-
能否将抢劫罪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的标准
231人看过
-
索要“分手费”是否必然构成敲诈勒索犯罪
428人看过
-
分手后索要补偿费是敲诈勒索吗
391人看过
所谓“分手费”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恋爱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分手要求,应另一方要求赔偿的一定金额,通常指“青春损失费”或“青春补偿费”,这种费用是于法无据,不受法律保护的。 分手,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男... 更多>
-
以分手为由索要分手费, 发截图行为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还是敲诈勒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05首先,对于分手费,如果双方自愿,那么不构成敲诈。其次,你发聊天截图行为,那是要挟形式的,那么构成敲诈勒索罪,所谓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最后,《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
是否可以将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视为同一种罪名?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5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它们之间不存在条文竞合关系。 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而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例如,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和诈骗罪之间可以存在竞合关系。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
-
分手费怎样算敲诈勒索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8非法拘禁罪必须以债务存在为构成要件,即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必须存在债务关系,就本案而言,张某甲与被害人之间是否存在分手费处有张某甲的陈述外,并无其余证据予以佐证,在双方无债务关系的情形下,张某甲索要钱财的行为就不成立保护自身利益,而变为非法索取他人财物,如仍以非法拘禁罪来定罪处罚,显然罪行不当;其次,张某甲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索取钱财,其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也是其为了索取钱财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因张某
-
分手费可以作为敲诈勒索的依据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27不一定。一方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向另一方强行索要分手费的,并且数额达到二千元以上的,属于犯罪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即使对方在索要分手费的时候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手段,但如果只索要500块钱分手费,也不能说对方是敲诈勒索的。
-
情侣分手能办理敲诈勒索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10情侣分手后,如果一方以青春损失费等为理由索要补偿的并没有法律依据,但是如果双方就此进行谈判并不违法,一方愿意支付精神损失费法律也不会干涉的。但是如果拿着他人的“把柄”,要挟他人给予巨额补偿,企图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的,则会构成敲诈勒索,甚至是会构成敲诈勒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