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婚姻无效需要两人都去吗
申请婚姻无效,男女双方当事人可以都去。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哪些人可以申请婚姻无效
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九条
有权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三、哪些人可以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九条
有权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n(一)重婚;\n(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n(三)未到法定婚龄。
-
无效婚姻去领证会同意吗,申请无效婚姻需要多久?
93人看过
-
婚姻无效要去什么地方申请
473人看过
-
配偶是无效婚姻的申请人吗
70人看过
-
申请无效婚姻要怎么做
62人看过
-
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可以当事人申请吗
246人看过
-
申请无效婚姻需要耗费多长时间
346人看过
-
婚姻无效的申请需要多久?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03无效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提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间不受限制,当事人可以在取得结婚登记后的任何时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申请无效离婚最快一般是三个月。
-
哪些人能够申请婚姻无效,申请婚姻无效有时间限制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7一、哪些人能够申请婚姻无效1、有权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2、利害关系人包括:(1)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2)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3)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4)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
-
一起去领取了结婚证,想要申请婚姻无效,骗婚能认定婚姻无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4如若被骗,要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并把材料以书面形式交至地方公安局,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感情不应该被利用,婚姻诈骗是个可怕的陷阱,尤其是处在急于想结婚而又苦于找不到对象阶段的青年男女要引起注意,要加强防范。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沉着冷静的解决问题。咨询一下律师,应该收集什么证据,千万不要把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销毁了。我们要顺利地把欺骗他人感情和财产的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
无效婚姻多久有效,无效婚姻申请人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24无效的结婚申请人包括结婚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以重婚为理由,以当事人的近亲和基层组织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理由,以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近亲为理由,以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理由,成为当事人的近亲。
-
怎么申请婚姻无效?什么情况下申请婚姻无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07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理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要提供下列材料: 1、结婚证; 2、双方身份证; 3、户口簿; 4、其他能证明夫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