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权侵权应该去哪里起诉
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级别管辖方面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或者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地域管辖方面,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第四条,因侵犯著作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所规定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前款规定的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经营性储存、隐匿侵权复制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版权、工商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侵权复制品所在地。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
1.直接侵权
著作权人享有专有权利,且每一项权利控制着特定的行为,如复制权控制着复制行为,他人在不符合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的条件时,实施被著作权控制的行为时即构成著作权侵权。此时即为直接侵权。其构成要件为:
第一、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或许可。
第二、实施被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如复制权控制的复制权;发行权控制的发行行为等。
第三、不存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条件。
第四、不以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作为认定侵权的条件。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只是影响损害赔偿数额或救济方法,并非是直接侵权的认定要素。若行为人确无主观过错,则无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间接侵权
当行为人并未直接实施著作权控制的行为,但其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存在特定关系,如为他人侵权提供帮助行为,且存在主观故意,此时被称为间接侵权。教唆、引诱他人进行侵权,或明知他人存在侵权行为并为其提供帮助的,最终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应注意的是,间接侵权必须以存在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
-
著作权侵权作品作者向法院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226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起诉法院是哪一级
262人看过
-
向法院起诉著作权侵权多久立案?
265人看过
-
侵犯专利软件著作权公司向法院起诉需准备哪些材料
325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与肖像权侵权并存怎么向法院起诉
477人看过
-
可以向著作权侵权结果发生地起诉吗?
488人看过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
侵犯著作权和音乐著作权受到侵犯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形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5一、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
-
著作权侵权作品作者向法院起诉的条件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08著作权受到侵犯后作者向法院起诉的条件是,作者需要跟著作权侵权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比如作者就是著作权人,被告的信息明确,原告有具体的诉求和著作权侵权纠纷的事实和理由,法院对原告的诉求具有管辖权,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法院应该受理原告的诉求。
-
著作权纠纷如何确定管辖法院,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因侵犯著作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所规定侵犯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具体是指: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
-
著作权侵权赔偿协议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吗,法律上有哪些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12-05著作权侵权赔偿协议纠纷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一般是直接向侵权行为的发生地进行起诉,在起诉时就需要提交起诉状,以及还有证明材料,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就可以获得法院受理。
-
可以起诉侵犯著作权的人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9可以起诉,但必须提供证据证实侵权行为给你造成了损失。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