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如下:
1、行为的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募集资金的目的;
2、不同的行为方式,非法集资是利用欺诈手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要求使用欺诈手段;
3、侵犯的对象不同,非法集资主要侵犯公司财产所有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主要侵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非法集资是指实施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
非法集资: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问题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简而言之,同意张文的说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非法集资这个概念下的一个罪名。非法集资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来源于国外的一种被称之为庞氏骗局的金字塔式的投资诈骗体。十九世纪的一位金融学家庞兹对其筹集资金的对象宣称三个月内可以让其投资翻一番,于是他广泛吸纳新投资的资金然后将其支付给前期的投资者。而前期投资者因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所以对该金融学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至此庞兹名声大噪。而随着后期投资者闻讯赶来进行投资的时候,庞氏集团却将其进行投资的资金席卷而走,至此形成了最早的非法集资的形式。我国非法集资犯罪概念的出现经历了诸多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流通不畅,无法形成资金融通市场,此时并没有关于非法集资的相关概念。79刑法也没有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罪名和相关规定。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非法集资属于地下金融范畴”,从此“非法集资”这一概念被纳入了我国立法规范文件当中。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确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两大非法集资类犯罪罪名。从而使得非法集资类犯罪首次进入刑事立法当中。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原有规定基础上,又新增了“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使得非法集资犯罪成为一个集合罪名。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13日发布,并于2011年1月4日施行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又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非法经营罪中的某些行为,纳入到非法集资犯罪之中,从而使得非法集资犯罪之中的罪名更加扩大。上述规定表明,非法集资犯罪并非一个单独罪名,而是数个涉及非法集资的犯罪罪名的总称,以其行为表现和主观方面,实际上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擅自作为型非法集资犯罪,即行为人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许可,非法从事金融业活动的非法集资类犯罪;另一类为欺诈型非法集资类犯罪,即行为人采取隐瞒欺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非法集资犯罪。根据上述规定和分类,结合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们认为,非法集资犯罪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许可,非法从事金融业活动,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或者采取诈欺手段,通过募集资金的方法,骗取社会公众资金,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据上列相关法律法规,当前的非法集资犯罪,包含了数个具体的犯罪罪名,其具体范围包括以下七种具体罪名: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条);
2、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条);
3、“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0条);
4、“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79条);
5、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刑法第224条);
6、“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
7、“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刑法第174条第1款)。
从目前现实看,当前非法集资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两个罪名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集资:公众吸收存款的限额与界定
226人看过
-
违反金融法规:非法集资与吸收公众存款
253人看过
-
非法集资提成退不了怎么办,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412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366人看过
-
1000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法分析
129人看过
-
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非法集资数额有多大
26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吸收存款后无法还本付息,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非法集资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2与的区别,: 1、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集资诈骗罪主观上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存款,没打算还本付息。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为了用这些钱,但没打算占有。 2、两罪的立案标准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多重标准(吸收存款数额、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其他):个人:数额20万元以上或者30户(《非法集资案件解释》)规定的30人)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10万元以上;单位:数额100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的区别是哪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甘肃在线咨询 2024-08-29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般需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行为的实质非法性。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以生产经营、商品交易等合法形式掩盖非法性质。这里分两种情况,一
-
本人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构成犯罪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4如你所述,系数额巨大,法定刑为3-10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公众吸收存款多少属于非法集资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30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二十元万以上的,如果是单位吸收或变相吸收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认定为刑事犯罪,如果未达到此金额,但个人变相吸收存款达到三十户以上的也是会认定犯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资金、非法转移财物、非法集资的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4一、如果明知是非吸的资金及财物而收取的,无效;若不知情,有效。二、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将非法吸收的资金及其转换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一)他人明知是上述资金及财物而收取的;(二)他人无偿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三)他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上述资金及财物的;(四)他人取得上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