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应该具备的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2 22:02:57 123 人看过

1、申诉人必须是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

2、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争议,如果不是劳动争议,而民事、经济纠纷,或者是劳动行政纠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3、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是属于本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4、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及事实依据;6、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申请仲裁必须在本法规定的时效内提出等。

一、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

1、为劳动争议的一方。

2、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他人的名义参加到仲裁程序中的,如仲裁代理人等都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

3、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即指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是劳动权益纠纷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如支持劳动者仲裁的工会等,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

4、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约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但不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直接约束的人,如证人、鉴定人,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

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

1、有申请、答辩、撤回仲裁申请请求的权利;

2、有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3、有申请有关人员回避的权利;

4、有请求证人出庭作证、请求鉴定的权利;

5、对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30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消;对非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6、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有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劳动争议当事人义务

1、有遵守劳动仲裁程序和仲裁庭审纪律的义务;

2、有提供证据、证人的义务;

3、有如实陈述案情(不弄虚作假)回答仲裁员询问的义务;

4、有承担履行生效裁决书、调解书的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4: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当事人相关文章
  • 当事人应如何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一、当事人应如何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者申请仲裁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原因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
    2023-12-09
    272人看过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什么情形应当另行申请仲裁
    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什么情形应当另行申请仲裁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另行申请仲裁:(1)被申请人在答辩期满后对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应当另行申请仲裁。(2)申请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增加或者变更仲裁请求的,应当另行申请仲裁。2、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三十六条、第四十四条二、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1、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2、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的材料。(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申请书用蓝黑或者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均须本人签名并落有申请日期。申请书除应写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电话及用人单位的名称、
    2023-01-27
    38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当庭增加仲裁该请求
    不可以。增加劳动争议仲裁请求一般要求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如被受理,要重新给被申请人答辩期间(十天),答辩期满后方可开庭。如增加的仲裁请求没有在本案受理,可在本案结案后另行向仲裁委主张权利。开正式庭或仲裁委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都可以变更、增加仲裁请求的,如果当庭变更,如果对方不要求延期,会正常审理,也不会影响开庭时间的。一、民事诉讼二审没有举证期限吗民事诉讼二审有举证期限的,一般是十天。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在二审中,当事人提出新证据的,举证的期限不少于十天,所以当事人需要在十天内提供自己的证据。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
    2023-03-07
    80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或劳动争议诉讼共同当事人的确定
    所谓劳动争议仲裁或劳动争议诉讼共同当事人是指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中,一方或双方人数在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争议标的,由同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管辖的当事人。分为必要共同当事人和普通共同当事人。1、必要共同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劳动争议标的相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作出同一裁决的,为必要共同当事人。其特征为:(1)争议标的的同一性,即争议的标的是共同的而非相类似。(2)管辖机构的同一性。即管辖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是相同的。(3)审理及裁决的同一性,即必要共同当事人必须一同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如果应当参加的当事人没有参加,必须予以追加。追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主动依职权追加;二是当事人申请追加2、普通共同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当事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劳动争议标的属于同一种类,经当事人同意,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认
    2023-06-10
    203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文释义:第二十二条【仲裁案件当事人】
    第二十二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劳动法专家曹燕贻律师解读】本条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作了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是指因劳动权益纠纷,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请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具有以下特点:(1)为劳动争议的一方;(2)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他人的名义参加到仲裁程序中的,如仲裁代理人等都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3)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即指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是劳动权益纠纷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如支持劳动者仲裁的工会等,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4)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约束。劳动争议仲裁
    2023-06-06
    481人看过
  • 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条款应具备哪些条件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仲裁条款的条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纠纷发生前后以其他书面形式达成的仲裁协议”。因此,仲裁条款作为仲裁协议的一种形式,将双方之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的合同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是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主要条件如下:1。仲裁条款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述。仲裁条款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直接订立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同意将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鉴于施工合同双方在发生争议后难以达成仲裁协议解决争议的事实,施工合同订立时往往以书面形式形成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专用条款”第三部分关于合同争议解决的选择性仲裁条款为: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其解决方式:(一)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条款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023-05-02
    235人看过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范围和条件要求
    为了切实做好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确保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单位和个人依法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国家人事部先后颁布了《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处理办案规则》一、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定了以下争议适用于人事争议范围:1、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2、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3、企业单位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4、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他人事争议。二、办案规则中对人事争议申请受理条件做了明确规定::1、申请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2、申请仲裁的人事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3、该人事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4、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5、仲裁申请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县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
    2023-06-07
    257人看过
  • 2024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先予执行的条件
    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先予执行的条件1、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2)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2、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五十一条二、劳动仲裁先予执行的范围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2、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之间的责任承担一目了然,不需要仲裁委做出价值判断。3、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4、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5、必须由劳动者申请,劳动者不申请,法院不能主动做出。6、仲裁先予执行裁定的做出机关是劳动仲裁委,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法院。7、用人单位不执行先予执行裁定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8、用人单位不能向法院对先予执行提出异议,法院已经受理的,对先予执行不做实质性审查,应当裁定驳回起诉。9、对于法院做出的先予执行的强制执行行为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出,
    2023-12-03
    140人看过
  • 劳动争议当事人在哪里申请仲裁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双方应根据级管辖权和地区管辖权的规定向相应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各级管辖权是指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之间的分工接受案例。目前,县、市、直辖市已成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些省、自治区也设立了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现阶段,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由当地县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法规和规则区域管辖是指不同区域内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分工。如果争议的雇主和雇员不在同一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则应由雇员双方工资关系所在地(即向雇员支付工资的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受理。
    2023-05-07
    138人看过
  • 当事人超过仲裁时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如何处理?
    现实生活中,难免发生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耽误仲裁时效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下的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是一概加以拒绝,还是全部受理呢?选择前者,对当事人未免过于苛刻;选择后者,仲裁时效本身则丧失意义。综合现有立法规定,实践中采取区分情况、区别对待的处理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正2001)14号)第3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82条的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此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最终确定申请仲裁时效的权力。《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一规定与
    2023-06-10
    471人看过
  •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向哪一级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一般管辖原则,即由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设区的市的仲裁委员会和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此外,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还有以下几项特别规定:1当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这里的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是指向职工发放工资的单位所在地。2根据方便职工的原则,可以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按因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由合同签订地或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的原则,也可以由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有关仲裁条款中约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3外省企业职工在京履行劳动合同时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应由企业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2023-06-06
    9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风险告知书
    一、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依据客观事实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提出自己的请求事项。因请求不当,将会承担败诉或者部分败诉的法律后果。二、举证不能的风险。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法律责任。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由用人单位提供。三、开庭不按时出庭的风险。当事人收到书面开庭通知后,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可以申请更改开庭时间,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四、错误行为的风险。当事人提出自己的主张应实事求是,不得做虚假陈述,不得作伪证,否则将负相应法律责任。
    2023-06-09
    496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第四条【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协商和解】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解析】本条是关于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一单位进行协商和解的规定。劳动争议的协商是指发生争议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自行协商,或者劳动者请工会或者其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从而使当事人的矛盾得以化解,自愿就争议事项达成协议,使劳动争议及时得到解决的一种活动。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个环节。发生劳动争议后,由当事人双方进行协商和解,有利于使劳动争议在比较平和的气氛中得到解决,防止矛盾激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解制度。国务院于1993年出台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解问题,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本法在《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除了规定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外,还增加规定了
    2023-06-07
    104人看过
  • 当事人应向哪一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
    1、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驻深用人单位;市级党政机关、行政事务、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市投资、建设、商贸三大资产管理公司和深业集团及其控股企业以及注册资金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特区内各类企业与其员工发生的劳动争议;2、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辖区内除上述市管单位外其他用人单位与其员工发生的劳动争议;3、宝安区、龙岗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与其员工发生的劳动争议。一、发生了法院管辖权异议的劳动争议时,有以下解决的途径:1、劳动争议的处理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诉。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
    2023-04-12
    255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当事人是指依据仲裁协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程序,并受仲裁裁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仲裁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 1、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 3、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 更多>

    #仲裁当事人
    相关咨询
    • 申请仲裁应具备什么条件,是劳动争议的仲裁。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3
      根据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及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签订的仲裁协议书。 仲裁协议既是当事人授权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依据,也是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当事人之间订有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仲裁协议,而只有一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得受理。 2.仲裁事项属于受诉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当事人申请仲裁解决
    • 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吗,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
      一,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但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是一回是,都是指劳动关系里的人事争议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区别: 1,受理案件范围不同: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和1997年8月8日人事部发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
    • 当事人或劳动纠纷当事人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09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是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行使诉权的一种表现。劳动纠纷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处理纠纷,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劳动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必须具备法定的起诉讼条件。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起诉是
    • 劳动法仲裁争议不服当事人应该怎样办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
    • 当事人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应当具备什么条件,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5
      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要求?提起劳动纠纷诉讼是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行使诉权的一种表现。劳动纠纷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处理纠纷,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劳动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必须具备法定的起诉讼条件。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