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般来说不会因为在一起生活了多少年而变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民法典对于婚前财产的规定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二、一般的夫妻婚前财产如何抵押
到银行办理抵押,对于问题中讲的,是必须夫妻双方共同到场,如果男方有法律效应文书证明是私有财产,经女方证明,在抵押时,是不要女方共同签字的。如果是婚前全款并房产证上只有题主一个人的名字的话,题主有权独立处理该房产。但还是希望题主慎重考虑是否要通过抵押房产来筹集资金,如果能想别的办法最好不要选择抵押房产。
婚前财产不公证的情况下,婚后仍然是个人财产,不算共同财产,双方有约定的除外。婚前财产不需要公证,在婚后还是属于个人财产,并不会转为夫妻共同财产。
-
夫妻婚前财产共同生活几年后就共有了
119人看过
-
夫妻生活几年才能达成夫妻共同财产财产
451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财产多少年后生效
101人看过
-
夫妻婚前财产多少年后共有呢
123人看过
-
夫妻共同生活五年离婚财产怎样分
487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财产:结婚多少年后的婚房算?
315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为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和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中一人所有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 更多>
-
夫妻共同生活七十年算违法婚前财产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2算婚前。可保存号码,有问题随时联系。如果觉得回答中肯,望采纳。如果您看了诸多回答仍得不到清楚的答案,可以约时间来律所面谈,我们会给您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
生活8年以上夫妻婚前财产转化成共同财产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4答:《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婚姻法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婚前财产婚后多少年算夫妻共有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0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婚前财产不论多久都是自己的,除非另有约定。
-
夫妻婚前共同生活多少年是夫妻共同财产,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20夫妻婚前共同生活无论多久都不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的。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一般情况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什么才算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多少年财产才算是夫妻共同财产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5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和无约定的情况下直接适用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以下法律条款有助于对夫妻共同财产界定及财产分割时公正地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