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发的年终奖单独计算个税吗?
目前,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和“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这两种计税方式:
方式一: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的,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方式二: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范围有哪些?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三、离职后年终奖被公司扣除怎么写仲裁申请书?
1、要写明申请方、被申请方的基本情况,如:姓名(企业一方除写企业名称外,还要写法定代表人)、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家庭地址、电话等。
2、写明申请事项。
3、写明事实和理由,应叙述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方式、手段和后果等,特别是要把引发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关键性事实客观地交代清楚。还有何时入职、做什么工作、约定工资。应叙述的全面而又简洁。
4、然后写结束语和呈文对象。“特向贵委提出申请,请求依法裁决”、“此致×××县(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
5、最后落款,即申请人姓名和日期,并且手写签名按上手印。
总的来说,对于年终奖,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计税方法,因为在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发年终奖的时间并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也没有年终奖。一般在发年终奖之前,都会先代扣个人所得税的。
-
年终奖单独计税享优惠
146人看过
-
年终奖个税公式是怎么样的?年终奖怎么计算
433人看过
-
公司补发去年年终奖金,个税申报怎样计税
167人看过
-
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解读,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式
242人看过
-
年终奖要交税吗,年终奖税率计算公式有几种
142人看过
-
年终奖计入工资还是单独纳税
196人看过
-
年终奖金怎样计算个税,有计算的公式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6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
公司补发去年年终奖金个税申报怎样计税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81、每年可以使用一次年终奖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如发放了去年的奖金,则可以在使用一次年终奖金的计算方式计算个人所得税,但若在年底再次发放年终奖金,则不得再使用年终奖金的计算方式。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9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
-
计算税前年终奖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9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
-
-
劳动报酬年终奖个税计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1年终奖金纳税计算应该单独按照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适用税率由应缴税所得除以12(一年12个月)之后确定,此方法全年只可采用一次。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地域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 (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