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未签订合同如何追讨拖欠工程款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25 06:21:44
200 人看过
一、工程款未签订合同如何追讨拖欠工程款
1.首先进行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委托律师先行向债务人发送律师函进行催收;
3.催收未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支付利息或者违约金。
二、追讨工程款未签合同还需要什么证据
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1.施工单位资质证书;
2.工程招投标文件;
3.工程报建、规划、国土、施工许可文件;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书及其补充协议;
5.施工图纸;
6.不可抗力证明文件及损失证明;
7.工程进度情况、工程施工日志;
8.工程量增减的签证;
9.设计变更的文件;
10.质量验收的证明;
11.工程进度付款凭据;
12.工程分包情况;
13.工程总决算书或分阶段结算书等。
上述的证据都是在诉讼前就已经形成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证据材料的搜集、管理。
三、追讨工程款未签合同起诉材料有哪些
拖欠工程款起诉需要以下材料:
1.起诉状,诉状应当写明原、被告身份,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2.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证明,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证明资料;
3.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欠条、借条等;
4.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如: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计付本金及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
5.已偿还借款的证据,如:收条、付款凭证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追工程欠款,工程欠款该怎样追讨
118人看过
-
没有签订合同的工程款追讨策略
359人看过
-
未签合同的欠款如何追讨
79人看过
-
工程款已结清欠款如何追讨
157人看过
-
没有签订工程合同应该如何追讨工程报酬
397人看过
-
未签订工程款合同是否能够追回
23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未签订合同却遭拖欠工程款,如何维权?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03在没有签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发包人拖欠工程款,双方可以先行协商,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如果协商不成,承包人可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请求其协调。如果投诉举报也不果,承包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以受偿工程款。 根据《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
-
公司拖欠工程款怎么办,工程款如何追讨?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8公司拖欠工程款的处理方法: 经常给施工方公司去个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并且注意做好录音工作,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有备无患。必要时通过挂号信的方法给对方公司发催收函并留底,以阻断时效。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如果电话和函件效果不理想,就应该经常去对方公司上门催收,可能刚好哪天碰到老板心情好大笔一挥给你签字结款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应该积极主动上门。 4、委托正规合法的催债公司催
-
如何追讨工程款并有效追讨工程款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41、若因违法分包问题引起的工程款纠纷,可以利用实际施工人的诉权进行解决或者根据发包方已经竣工验收合格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要求支付工程款。 2、若是发包方拖欠工程款违约纠纷,承包方可以充分利用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以及财产保全的方式提起诉讼依法维权。 3、《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发包人未支付工程价款的责任】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
-
工程款拖欠:如何依法追回没有签订合同的款项?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05如果在没有签署合同的情况下,你已经完成了施工项目,那么为了证明工程已经完成并确保对方按照约定支付工程款,你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作为证据的有: (一) 当事人的陈述 (四) 视听资料 (五) 电子数据 (六) 证人证言 (七) 鉴定意见 (八) 勘验笔录。 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同时,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客观上无法自行收集
-
单位拖欠工程款30万的如何追讨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061、工程款拖欠诉讼需要当事人携带起诉状、工商登记资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验收凭证等材料向房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法院通知双方受理案件;当事人备好证据资料;法院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开庭当日当事人带齐资料到庭辩论质证。 2、《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