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妇女支付抚养费与离婚妇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抚养费有下列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费用和期限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金额的合理要求。
离婚女方是否要退彩礼钱
1、离婚女方一般不用退还彩礼钱,同时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者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子女抚养费用问题与离婚相关
342人看过
-
离婚后,女方需要面对的抚养问题
373人看过
-
关于离婚后子女要求增加或减少抚养费的相关问题
317人看过
-
女方过错方离婚,孩子抚养权判定的相关问题探讨
163人看过
-
离婚后女方户口落户相关问题解析
182人看过
-
抚养权与抚养费:相关问题与解答
24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离婚后女方是否需要承担抚养费问题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0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时,另一方是否需要承担抚养费,应根据孩子由谁直接抚养而定。如果孩子由男方直接抚养,那么女方应按时支付抚养费;反之,如果孩子由女方直接抚养,那么男方应按时支付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双方可以协议,也可以通过法院判决来确定。不过,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问题,抚养费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8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有关孩子抚养费的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0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问题,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①确定。 一般参照《道·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
-
对子女的抚养问题,相关规定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8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
-
协议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如何变更,相关规定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3协议离婚后,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已经协议的,当事人想变更子女抚养权的,当事人无法通过协议方式解决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方式,变更子女的抚养权。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相关规定:《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6、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