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01:40:13 312 人看过

你好,夫妻离婚协议的效力主要有:

1、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3、离婚协议是办理协议离婚的必要的书面材料,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确认并予以离婚后,便具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反悔。如果没有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同样具有约束力,根据深圳市中级法院关于离婚案件的指导意见第21条规定,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离婚而达成离婚协议或财产分割协议后,一方反悔而不同意办理离婚登记,另一方起诉请求离婚并请求按照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财产分割协议处理夫妻共同财产问题的,人民法院原则上应予支持。

逃避商检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构成逃避商检罪的,会被追究以下刑事责任: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5日 00: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离婚登记相关文章
  • 教唆犯是否应该与实行犯同样受到惩罚?
    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是间接正犯是间接的实行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理论规定,教唆犯属于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次要地位,而实行犯是真正实施犯罪的人,不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人。但是教唆者运用欺骗、胁迫等的手段,剥夺他人意志自由使其犯罪,则教唆者成立间接正犯,属于实行犯。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怎么承担刑事责任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犯刑事责任的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
    2023-07-01
    167人看过
  • 诽谤行为应受惩罚
    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诽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诽谤罪。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治安处罚具体是哪些《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1、警告。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种最轻的处罚,适用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轻微,违法后态度较好的人。警告更多体现出的是教育的功能,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批评教育,仍属行政处罚,不论受处罚者是否同意,具有强制性,并遵循处罚程序。2、罚款。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处罚形式,是要求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行政处罚。3、行政拘留。也称治安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依法在一定
    2023-07-05
    118人看过
  • 顶包行为是否会让交通肇事者逃避惩罚?
    交通事故中的顶包行为,符合逃逸具有的隐瞒肇事者身份、逃避法律追究的本质特性,至于是否滞留现场,不影响其行为的认定。顶包后本人滞留现场实际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隐藏于现场,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具有高度的类似性和重合性,本质上应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如何构成的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如何构成的1、交通肇事后逃逸构成要素有四点。具体如下:(1)行为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2)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3)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4)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2023-07-06
    206人看过
  • 醉驾是否能避免受到刑事惩罚?
    醉酒驾驶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予定罪,但是不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相应的处罚标准是:1、如果行为人存在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的,那么对其判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2、如果行为人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那么对其判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处二千元罚款。醉驾免于刑事处罚驾照是否吊销醉驾法院刑免予处罚还是会被吊销驾照的。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吊销照有多种情景,如到时不审验的、记满12分以上的,对于醉驾,一旦被判刑,就必须吊销驾照。至于流程,醉驾由交警部门立案侦查完毕后,就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后,就会将判决书副卷同时送达交警部门,交警部门凭判决书,就要吊销驾驶员的驾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
    2023-06-30
    232人看过
  • 逼迫他人自杀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惩罚?
    逼迫他人自杀怎么处罚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才有可能构成犯罪。判断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罪,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自杀案件的处理: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
    2023-07-04
    52人看过
  • 个人应该避免哪些行为以免受到行政处罚
    会导致行政处罚的行为有很多。行政处罚的适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是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是指对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还需其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行贿罪会不会受到行政处罚?行贿罪不会受到行政处罚,会受到刑事处罚。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2023-07-06
    240人看过
  • 逃逸出租车司机应该受到何种惩罚?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出租车撞人赔偿标准出租车撞人赔偿标准:1、不构成伤残级别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施救费、鉴定费等。2、构成伤残级别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施救费、鉴定费。3、死亡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施救费、鉴定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
    2023-07-03
    357人看过
  • 重婚罪下被害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重婚罪被害人没有罪,重婚罪追究的是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重婚罪属于可以自诉也可以公诉的案件;重婚罪是指行为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依法由人民法院判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重婚罪被害人发诉讼权利告知书吗司法机关一般不会对重婚案件中的被害人发诉讼权利告知书,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有:控告犯罪行为;依法申请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回避;参加诉讼;委托诉讼代理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时,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请求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对于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起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
    2023-07-06
    296人看过
  • 保姆对孩子施虐,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虐待孩子的保姆不是虐待罪。相关法律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谓虐待,是指行为人摧毁、迫害被害人的身心。虐待可分为两类:身体破坏,如殴打、冻饿、禁闭、捆绑、疾病不治疗、强迫过度劳动等;精神折磨,如侮辱、诅咒、讽刺、侮辱人格、限制自由等。但虐待罪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首先要求行为人和被害人是同一家庭成员,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和赡养关系,如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虐待非家庭成员不构成虐待罪,保姆不是家庭成员,不符合犯罪主体的要求。家里雇佣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诉虐待罪虐待罪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首先要求行为人与被害人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成员,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和扶养关系,如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虐待非家庭成员的,不构成虐待罪。而保姆不是虐待罪的主体,所以不能以虐待罪对保姆提起诉讼。如果保姆对孩子的伤害造成轻伤以上的,可以以故意伤害罪提起诉讼。《中
    2023-07-02
    447人看过
  • 家庭暴力是否应该被定性为虐待罪并受到惩罚?
    家庭暴力致死的,构成的不是虐待罪,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是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鉴定是否构成家庭暴力认定家庭暴力应从主观过错、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的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主观上故意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上的伤害行为,并且具有频繁性,一般会认定为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2023-07-03
    454人看过
  • 公司债券罪的变造行为应该怎样受到惩罚?
    变造公司债券罪的处罚标准:1、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以罚款。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变造公司债券罪1、满足客体是国家有关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价证券管理法规,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条件会构成变造公司债券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款,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罚金
    2023-07-03
    74人看过
  • 寻衅滋事行为受到的惩罚是否过轻?
    寻衅滋事轻伤,是否能判缓刑,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犯罪嫌疑人有寻衅滋事的行为,然后造成受害人轻伤的,应当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缓刑的适用对象,应当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造成轻伤后,被判处管制的,这种情况就不能判处缓刑。因此寻衅滋事轻伤,符合法定条件的,才能被判处缓刑,不符合的,不能判处缓刑,人民法院判处的刑罚是不符合缓刑条件的,判缓刑的概率就不大。寻衅滋事罪能适用缓刑吗寻衅滋事罪量刑如果是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是可以适用缓刑的。但是犯寻衅滋事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一)曾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被治安处罚的;(二)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三种以上情形的;(三)公共财产损失达5万元以上未赔偿且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四)致二人以上轻伤的。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家属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就是如何为犯
    2023-07-02
    155人看过
  •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应该受到何种惩罚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处罚如下:1、个人贪污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没收财产;2、个人贪污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没收财产;3、个人贪污金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金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返还赃物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罚;4、个人贪污金额不足五千元,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拖欠货款潜逃怎么办一般情况下拖欠货款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起诉维权。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
    2023-07-07
    160人看过
  • 逃逸交通事故应该受到哪些法律惩罚
    一、逃逸交通事故应该受到哪些法律惩罚逃逸交通事故应该受到以下法律惩罚:1.驾驶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未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2.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吗发生逃逸的行为,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付交强险,但商业险不进行赔偿。若是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
    2023-07-27
    332人看过
换一批
#离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离婚登记,是指自愿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婚姻登记机关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 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须亲自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婚姻登记机关审査后,査明双方确属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家庭财产等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准予... 更多>

    #离婚登记
    相关咨询
    • 逃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应该受到如何的处罚?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5
      按照相关司法解释,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就应依法定罪处罚:虚开税款数额1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虚开税款数额5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
    • 逃税罪应受到哪些惩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是否应该对收购赃物行为进行惩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6
      贪图便宜而收购赃物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这种行为有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如果被判有罪,主犯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而从犯则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惩罚?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2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第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四,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
    • 行为人醉驾受到什么惩罚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6
      行为人醉驾受到的惩罚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