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09 03:00:13 363 人看过

职务犯罪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等行为。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盗窃、欺骗或用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公共财产的行为。侵占罪则是指受国家单位、国有单位、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盗窃、诈骗或用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国有财产的犯罪行为。不在行为者的职权范围内主管、管理、经营的财产,不能成为贪污的对象。

职务犯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其拥有的职权,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公务活动的规章制度,这些行为根据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其中包括《刑法》中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贪污罪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类型,所谓贪污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盗窃、欺骗或者用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公共财产的行为。受国家单位、国有单位、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盗窃、诈骗或者用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国有财产的,以侵占罪论。贪污罪只是行为者直接利用自己在职务范围内的主管、经营管理、经营本部门财产的权利,非法占有该财产。不在行为者的职权范围内主管、管理、经营的财产,不能成为贪污的对象。当然,如果行为人与有关管理人员相勾结,通过后者利用职务之便共同占有上述财物,其可以构成贪污,但只能成为共犯,而不能独立构成贪污罪

职务犯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及案例分析

职务犯罪与贪污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其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和行为方式。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贪污罪;而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受贿罪。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例如,某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外包给自己的私人公司,从而非法占有工程项目利润。

职务犯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犯罪目的和行为方式。前者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后者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职务犯罪和贪污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其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和行为方式。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贪污罪;而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受贿罪。贪污罪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类型,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盗窃、欺骗或者用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公共财产的行为。而职务犯罪则包括贪污罪在内,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利用职权侵占、盗窃、欺骗或者用其他手段非法占用公共财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4: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贪污罪与内部职工的盗窃罪有何区别
    贪污罪与国家职工盗窃罪的区别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盗窃公共财物(即监守自盗)构成的贪污罪,与内部职工的盗窃罪,有时不易区别。区别这两种罪的关键在于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前述其他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其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例如:出纳员利用其职务上保管现金的便利,盗窃由其保管的公款,是贪污罪;如果出纳员仅是利用对本单位情况熟悉的条件,盗窃由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保管的公共财物,则应是盗窃罪。售货员利用其受国营商店委托经管货物的售货款的便利,盗窃由其经管的货物或售货款,是贪污罪;如果他仅是利用对商店情况熟悉的条件
    2023-06-03
    400人看过
  • 如何区别诈骗罪与贪污罪
    诈骗罪与贪污罪的区别:1、犯罪对象不同。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罪,可以是简单或复杂的对象。贪污罪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诚信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产或财产利益。客观上,贪污罪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3、犯罪主体不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贪污罪是一个特殊的主体;4、侵权对象不同。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不限于公共财产,还包括公民私有财产。但侵犯贪污罪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产。5、法定最高刑和最低刑不同。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最低刑为管制;贪污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最低刑为拘役。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2024-01-29
    468人看过
  • 贪污罪与非法占有的区别
    一、贪污罪与非法占有的区别(一)主体区别,前者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二)主观目的不同,前者目的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而后者目的是侵占公私财物。(三)侵犯客体的区别,前者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而后者的客体是廉洁自律制度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四)行为对象不同,前者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而后者的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五)行为方式的区别,前者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后者是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即侵占非本人经管的公私财物行为,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或者无偿、象征性地支付报酬接受服务、使用劳务的行为,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将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2023-05-03
    336人看过
  • 贪污罪与滥发补贴的区别
    依据刑法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而滥发补贴构成犯罪的,是属于滥用职权,会构成滥用职权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3-06-11
    261人看过
  •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是否是一样的?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区别主要表现一下两个方面:1.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2.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工作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4-04-23
    247人看过
  • 如何辨别贪污罪与贪污贿赂罪
    要看行为人贪污的数额是否达到5干元。其中,贪污金额按累计方法计算。行为人贪污金额达到5000元的,无论情节如何,都构成贪污罪;但贪污金额尚未达到5000元的,一般视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2)看行为人的贪污情节。其中,腐败主要针对腐败数额不足5000元的腐败行为。贪污金额不足5000元,贪污情节较轻的,视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贪污金额不足5000元,但贪污情节严重的,视为贪污罪。其中,贪污情节是否属于较重或较轻范围,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界定:一是看行为人的一贯表现;二是看行为人贪污的动机和目的;三是看行为人贪污的公共(国有)财产或非国有单位财产的性质和用途;四是看行为人贪污的手段;五是看贪污造成的后果;第六,看行为人的悔罪表现。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个人贪污金额不足5000元,但有贪污救灾、应急救援、防洪、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募捐、赃款、
    2023-08-18
    303人看过
  • 贪污罪与诈骗罪有哪些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贪污罪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法定特殊身份或资格的人才能构成贪污罪的主体,其他人只能成为本罪的共犯;2、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不限于公共财物。但贪污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等等。一、敲诈勒索罪是如何构成的?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二、个人抵押车辆算是诈骗吗如果对车辆进行多次抵押,是可以认定为是诈骗罪的。而重复抵押,就有诈骗嫌疑。另外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诈骗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
    2023-06-26
    445人看过
  • 职务犯罪与职务侵占的区别
    职务犯罪,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职务犯罪是一种犯罪,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违纪,是指违反国家法规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且具有明文禁止的行为,给社会或公司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事实。就是违纪行为已经超过一般限度。严重违纪可以发生在官员、公职人员,对官员来讲,严重违纪指违背党的纪律中规定的原则性问题,或者违背法律规定,做了严重超过规定范围内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劳动者违反公司纪律;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等等。职务犯罪主体限于公职人员,严重违纪主体更加多;职务犯罪后果更加严重。一、什么叫预防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就是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定的方针和原则,认真履行预防职责,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过程。预
    2023-03-04
    234人看过
  • 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区别:如何界定?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罪的量刑起点是多少?对受贿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四)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五)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
    2023-07-13
    235人看过
  • 贪污罪与受贿罪的主体分别是什么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第三百八十五条国
    2023-06-12
    447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怎么区分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区别: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2、犯罪行为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一、职
    2023-03-05
    308人看过
  • 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区别
    侵吞、窃取、骗取是贪污罪的三种基本行为形态,这使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在行为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才能实施;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实施。(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行为人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后者则是单纯以盗窃、骗取、侵占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犯罪手段与行为人的职务、职权或地位及其便利条件无关。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是区分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关键。(3)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行为同时侵犯了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而后者则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2023-06-11
    146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如何区分,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是复杂客体,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等,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如何区分,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委托律师打官司应注意哪些事项(1)要审查资格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
    2023-12-10
    478人看过
  • 职务犯罪和贪污罪的异同分析
    一般来说的话,职务犯罪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的权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的行为。贪污罪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类型,贪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进行贪污、盗窃以及欺骗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如前所述,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存在密切的关系,从立法过程上看,职务侵占罪由贪污罪分化而来。从犯罪构成上看,两者的相同点是:1、主观上均由故意构成;2、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3、在行为上都表现为盗窃、骗取、侵吞或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但是与贪污罪又有明显不同,具体区别有如下几个方面1、主体要件不同,这是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
    2023-07-01
    15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5
      我们先看这几个罪的行为相同点就知道定性难在哪里了。首先都是以非法取得为目的的主观行为,客观行为是秘密的取得他人财产。在这里还得说一下职务侵占罪,这个罪的行为特征也是与上面提到的犯罪行为一致。所不同的是具体细节有所不同;犯罪的主、客体不同一般认为,盗窃罪适应的主体是不分身份的个人、团伙、集团,客体是公私财产;其侵犯的是财产权;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具相应职责(权力)的人员,其
    • 侵吞国家财产罪与职务犯罪的区别是什么?与贪污罪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相关的犯罪活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财物,为自己的单位,大量的行为。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员工的行为,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有共通之处,有显着的差异。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象的罪行。腐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换句话说,侵权的国家工作人员职位,以及侵犯财产犯罪公有制的完整性
    •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5
      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
    • 公务员挪用公款与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 贪污罪和滥用职权罪怎样区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7
      两者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财物。其主要区别是:(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后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
    •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以及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如何认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
      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