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暴力违法犯罪手段有:
1、包括但不限于摆场架势示威、聚众哄闹滋扰、拦路闹事等扰乱社会秩序的手段。
2、包括但不限于跟踪贴靠、扬言传播疾病、揭发隐私、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破坏、霸占财物等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的手段。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最新认定标准
我国的刑法对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标准作出了规定。一般情况下,本罪和妨害公务罪的界限通常是:1、前者侵害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而后者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国家工作人员;2、前者是聚众进行;后者是单个人进行;3、前者不限于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后者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
二、恶势力的具体表现
一般多插手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等经济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1、强迫交易、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替人催款讨债等插手经济纠纷行为;
2、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套路贷等诈骗行为;
3、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以及聚众打砸抢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搅得城乡不得安宁等行为;
4、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等破坏社会秩序行为;
5、地下出警队、充当色情赌博场所打手、包揽诉讼替人摆平事端等破坏公权力主导秩序行为;
6、肆无忌惮地进行抢劫、绑架、强奸、污辱妇女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三、派出所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
(一)本罪与非罪的区分
根据本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
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
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当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表明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决定着行为人接受改造的难易程度。是否多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也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
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快感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后二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后两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
(三)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在于:寻衅滋事行为人勒索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快感,故意炫耀,因此犯罪往往是当面地、直接了当地进行,敲诈勒索行为人索取财物是主要目的,因此他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常常以间接的或当面暗示的方法进行,往往采取隐秘的方法,持着不愿让人觉察的态度。
(四)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1、主观特征上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以满足耍威风等不正常的精神快感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为动因,以破坏社会秩序为目的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
2、客观上不同。寻衅滋事罪表现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抢劫罪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3、客体上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
2023年催收新规定,软暴力催收入刑法了吗
222人看过
-
软暴力催收包含哪些情形
441人看过
-
违法犯罪中软暴力是什么
457人看过
-
暴力催收犯罪性质
272人看过
-
软暴力催收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41人看过
-
暴力催收有没有犯罪
339人看过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
2022年催收新规定,软暴力催收入刑法了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01软暴力催收入刑法 行动建议: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
&&&软暴力催收立案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4-03-24软暴力催收立案标准如下:1、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2、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4、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5、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暴力催收债务会坐牢吗暴力催收催收是什么概念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08暴力催债,催债不违法,但催收手段不合法,可能构成寻衅滋事、非法侵入住宅、故意毁坏财产、故意伤害等罪行。2023年3月1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暴力索取非法债务的行为,增加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即在催收高利贷产生的非法债务时使用暴力、胁迫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恐吓、跟踪、骚扰他人催收非法债务的,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暴力催收用高利贷暴力金融催收就是犯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8对采取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产生的债务以及其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并将以此为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严厉惩处非法讨债行为。也就是,采用暴力手段,催收高利放贷产生的债务,并以此为业的,将视为犯罪。
-
催收暴力构成犯罪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1暴力催收高利贷构成犯罪,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