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我和丈夫收养了一个孩子,并抚养他成年。丈夫前年去世了,现在我七十多岁,养子陈某也五十多岁了。多年来,陈某不关心照顾我,还时有打骂。我患有多种疾病,生活困难,别人告诉我可起诉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陈某补偿收养期间的生活费及教育费,请问是这样吗?
收养关系的解除应依照《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被收养人成年前,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达成协议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征得本人同意。
二、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四、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向法院起诉。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协商确定。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收养关系解除后,共同生活期间的财产、住房应予以分割。收养关系存续期间的租赁房屋,应根据公房承租的有关规定处理,如原承租人死亡的,应依法变更承租人。
按你信中所述,被收养人早已成年,因此对你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诉请,法院一般会支持。你如能够证明自己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则陈某应向你给付生活费;如果能证明陈某对你有虐待、遗弃行为,也可要求陈某补偿你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
收养关系的解除有哪些情形,如何才能解除收养关系
89人看过
-
这种情况能解除收养吗
246人看过
-
解除寄养关系有哪些情形呢
121人看过
-
收养关系可以怎么解除,有哪几种方式
221人看过
-
收养关系的解除可以分为哪些情况
70人看过
-
收养有哪些类型,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形
92人看过
收养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关系发生外,可以基于法律行为即收养而发生的关系。收养,是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加以抚养,使原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们产生了法律拟制的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更多>
-
不得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形有哪此?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4收养解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送养人(如福利院)达成解除收养关系的协议,二是需要被收养人本人同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等被收养人成人以后再向法院起诉解除收养关系。 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的,就属于不得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形
-
赡养关系的解除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2赡养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但是并不代表任何情形下都一定不能解除 本人在百度回答网友提出的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问题,曾经多次遇到有网友因受父母遗弃(不抚养)而提出的能否不予以赡养问题对此问题,绝大多数回答的网友坚持子女对父母有无条件的赡养义务本人对此十分不赞同,而且这也与法学界学者主流观点和部分合理司法实践背离这些网友其实是拘泥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没有深刻地体会认识法律的精神 绝大多数法学学者都认同如
-
社保能退吗有几种情况可解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08退保的话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办理出国定居手续,且户口已在我国公安机关注销的; 2、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已身故,且户口已在公安机关注销的; 3、在两地同时缴纳社保的,可以清除一个账户,办理社保退保; 4、参保个人死亡后,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个人账户余额依法继承。 5、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未转入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
-
收养的孩子不想养了,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8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养子女年满10周岁的应征得本人同意。被收养人仍未成年的,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送养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
-
担保关系解除有哪几种条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6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担保合同的解除条件: 一、约定解除条件,即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法定解除条件。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