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病假医疗期怎么算
病假医疗期的计算方式根据职工的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来确定。具体来说: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三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的职工,医疗期为六个月。
3.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六个月。
4.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的职工,医疗期为九个月。
5.实际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十二个月。
6.实际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且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职工,医疗期为十八个月。
7.实际工作年限二十年以上的职工,医疗期为二十四个月。
医疗期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例如,如果一个职工享受三个月医疗期,那么他的医疗期应在病休的第一天至第三十一天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三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
此外,对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如果他们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二、请病假医疗期需要哪些材料证明
1.病假证明:通常由医院或诊所开具,证明员工正在接受治疗并需要休息。病假证明应包含病人的姓名、证件号码、病情描述、医生开具的请假时间等信息。
2.医疗证明:详细描述员工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包括入院时间、出院时间、治疗方案等。
3.疾病诊断书: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员工应在每次复诊时提供疾病诊断书,以证明其需要继续接受治疗。
此外,请假条或用人单位内部类似的其它证明也是必要的。员工在申请病假时,需要按照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并得到批准。如果处于紧急情况,员工可以在假后补正,或由家人代办。
三、请病假医疗期可以被辞退吗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无权辞退患病职工。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享受一定期限的医疗期。如果职工在医疗期内,公司强行开除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需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但是,医疗期结束后,员工如果仍然无法工作,且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请病假几天才算医疗期?
243人看过
-
哺乳期休病假算医疗期吗?
316人看过
-
病假超过医疗期还能请假吗
157人看过
-
病假医疗期间应该如何请假
201人看过
-
医疗期满后的病假工资怎么计算,病假怎么扣工资
107人看过
-
请病假后再上班怎么界定医疗期
91人看过
-
病假的工资要怎么算,病假医疗期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6员工病假医疗期工资待遇计算如下: 一、短期病假工资的计算: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职工“短期病假”,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二年
-
公司员工请了三天病假医疗期与病假工资怎么计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30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生病需要请假的情况,许多人询问,对于病假工资该如何计算? 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
-
医疗期满未痊愈保病假怎么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1不可以。工患病医疗期满后仍未痊愈的,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
-
医疗期过后不想请病假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091、公司要么同意,要么根据下列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