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薪制度是一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加班费的工资分配方式。虽然用人单位有依法制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自主权,但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包薪制度是一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加班费的工资分配方式。这种制度在那些加班安排比较频繁且时间相对固定的行业中比较普遍。虽然用人单位有依法制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自主权,但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什 么 是 包 薪 制 度 ?
包薪制度是指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期限和标准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用人单位需要定期向职工支付固定的工资,而职工则需要按照约定完成工作任务。
从法律角度来看,包薪制度在劳动合同法中具有一定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期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包薪制度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一些行业或岗位可能由于其特殊性质或风险,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况支付工资。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也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导致职工实际工资与规定不符。
因此,对于包薪制度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法律分析,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包薪制度是一种常见的工资分配方式,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法律分析,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有依法制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的自主权,但制定和执行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
恶意讨薪有什么含义
409人看过
-
强制许可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262人看过
-
"底薪无责的含义"
458人看过
-
两审终审制的含义是什么?
199人看过
-
实际控制人的含义是什么
140人看过
-
分包合同是什么含义
377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什么叫制度计薪制度规定计薪日的含义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4“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 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
包薪制就是包薪制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311,不一定的,要看你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有无约定是包薪制,若没有,则应按实际加班时间支付加班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
-
竞业限制是什么样的含义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41、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 2、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
讨薪方法包含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4的方法主要有协商、投诉以及诉讼。第一、选择非诉程序。与单位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到基层组织申请调解,凭和解协议走督促程序。督促程序是根据的申请,以支付令方式,督促在法定期间内履行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的债务的法律程序。督促程序是非诉程序,不开庭,法院凭有关证据就发支付令命令债务人清偿债务,费用极低,审理期间短,举证责任轻,可减轻申请人因诉讼带来的负担。第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
收养的拟制效力是什么含义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3的拟制效力,是指收养产生新的由法律确认的亲子关系及其他亲属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效力。收养的效力主要表现为:新亲子关系及其他亲属关系产生,而原亲子关系归于消灭。它不仅涉及到养父母、养子女及其生父母关系,而且还涉及到养父母养子女与其他近亲属的关系。收养的效力分为拟制效力和解销效力两个方面。《》第23条第1款:“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权利义务的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