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能窃取个人隐私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2 16:52:45 298 人看过

1、其他人可以窃取个人隐私并报警。

偷窥、拍照、窃听和传播他人隐私是非法行为。被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立案侦查。

根据案情,公安机关对犯罪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以信件或者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性信息的,(六)窥视、拍照、窃听或者传播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所列罪行,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以外,只在被告知后处理。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和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执行职务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22: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非法窃取个人隐私罪怎么处罚
    一、非法窃取个人隐私罪怎么处罚根据我国现行明确的相关法律规定,任何未经授权擅自篡取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都有可能被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并因此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或是其他更为严重判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指的是任何个人采取秘密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国家政府机构、金融、电信、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单位在其本身职权范围内或提供各种服务过程中所收集得到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出售或非法泄露给他方,如果情节严重,将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
    2024-04-08
    74人看过
  • 窃听他人微信隐私怎么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款的明文规定,实施窃取他人微信号中的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构成对受害人隐私权的侵犯,在其未能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即尚未构成犯罪之情形下,将可能按照这一条款规定予以相应的行政惩处措施。典型的处罚形式为,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处罚,或者向责任人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金额;若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可处以五日至十日之间的拘留处罚,同时还可以附加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金额。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如何界定“情节较重”的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窃听的手段、频率、影响范围等方面,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能够加重或减轻责任的情节。倘若窃听行为极其严重,例如长期大规模地进行监控活动,或者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构成犯罪,进而需要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刑事追究。总而言之,对于窃取他人微信号中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2024-08-10
    321人看过
  • 窃取他人隐私并以此屡次嘲讽他人可以定什么罪
    一、窃取他人隐私并以此屡次嘲讽他人可以定什么罪蓄意泄露他人私密信息有可能触犯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这类侵害行为表现为罔顾事实真相,肆意篡改并传播他人谣言,甚至存在恶意诋毁诽谤他人且情节恶劣者,则可能构成侮辱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束等刑事处罚。至于不当披露他人隐私者,同样难逃法律制裁,有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来说,此类违法行为人将面临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罚金的刑事处罚。面对有关发布他人隐私内容的事件发生,我们应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对于针对国家及政府机构的不实谣言,我们可以通过工信部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投诉处置;而对于涉及个人的诽谤性谣言,我们可以选择在当事人所在地区的派出所网安大队进行报案处理,或者直接与网络平台的管理人员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删除相关谣言和诽谤内容,以消除不良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已经产生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还可以向当地
    2024-07-12
    370人看过
  • 偷拍他人照片算侵犯个人隐私吗
    一、偷拍他人照片算侵犯个人隐私吗对于偷拍偷录这种行为是否已经触犯侵犯隐私权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多个不同维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分析和审理。首先,我们应全面地评估这种行径是否真的损及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是否通过恶意攻击诋毁当事人的声誉或者是散播严重失实的谣言来实现。只有在确定此种情况确实存在之后,方可宣布以此方式所获取的偷拍录像亦或是录音文件均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甚至可以将其归类为违法行为。我们还应该在遵守相关法律条文的前提下,查看行为有无逾越法律所禁止的范畴,比如是否采用粗暴、胁迫或者欺诈等恶劣且非法的手段获取犯罪证据。一旦发现存在上述情况,同样应当立即判定偷拍得来的证据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应。我们还须反观行为本身是否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原则,也就是说如果针对我们所谈论的偷拍行为所运用的手段过于低级趣味且不道德,又明显背离了普世公认的社会伦理观念,那么自然而然,这样所得的证据就无法作为呈堂供证的有
    2024-07-01
    335人看过
  • 将别人的隐私发给其他人如何处理
    一、将别人的隐私发给其他人如何处理当发现有人将他人的隐私发送给其他人时,当事人首先应当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发现隐私被泄露后,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收集证据:保存所有与隐私泄露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截图、视频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将起到关键作用。2.报警处理: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警方将会依法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侵权人进行处罚。3.告知亲友:将隐私泄露的情况告知亲友,以便他们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侵害。4.当事人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人的责任,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二、发布他人隐私的处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1)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中华人民共
    2024-07-26
    126人看过
  • 偷窃别人隐私怎么取证
    一、偷窃别人隐私怎么取证可以通过收集对方公布的某些未经允许公布或者非法获得的信息,来证明其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二、盗窃他人隐私如何定罪盗取个人隐私可能会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会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2023-05-03
    284人看过
  • 为取证可以侵犯他人的隐私吗?
    为取证可以侵犯他人隐私权吗这个问题常见于离婚诉讼中,一方因婚外情、出轨等过错行为,另一方进行偷拍偷录等方法寻找证据,这种方式是侵犯他人隐私的一种方式。对于偷拍偷录行为,在《证据规定》出台后,一些人认为法律不再禁止偷拍偷录这一行为了,偷拍偷录可以合法化了,所有偷拍偷录来的证据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了。这实际上是对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曲解,因为最高法院在这个证据规则中明确指出: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也就是说,当事人在取得证据时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用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行为来获取证据。因此,侵犯他人隐私而取得的证据,在法庭适用上存在瑕疵,法院可能不会采用这样的证据来进行事实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提供人应当作出明确标注,并向法庭说明,法庭予以审查确认。
    2024-07-25
    181人看过
  • 侵犯他人隐私怎么判,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处罚
    侵犯他人隐私一般不会被判刑。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犯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以及给与赔偿。侵犯个人隐私,如果造成了被侵权人严重的精神损害,被侵权人也可以向法院寻求救济,要求法院作出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处罚。一、侵犯他人隐私怎么判一般的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并不是刑事犯罪,不用判刑的,侵犯隐私的行为大部分是规定在民法当中,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犯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给与赔偿。只有个别很严重的侵犯隐私行为才构成刑事犯罪,如非法入侵住宅,或是侵犯隐私行为已经对被侵犯人造成了情节严重的侮辱等,才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而被判刑。二、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处罚侵犯个人隐私的处罚为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侵犯个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当事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若是侵权人不停止侵权行为的,对被侵权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三、
    2023-07-03
    119人看过
  • 盗取隐私威胁他人怎么办
    一、盗取隐私威胁他人怎么办取得他人隐私后,用隐私威胁当事人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的。二、相关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
    2023-05-17
    91人看过
  • 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的惩罚
    私自调查个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公民个人,经法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查询其他公民的个人信息。如果个人未经法定审批程序,私自查询的,肯定是违法行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调查个人隐私犯什么罪个人隐私关系的方面有很多,有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隐私已经被触犯了,所以要注意这些问题,也就是保护好了自己,那么调查的个人隐私的犯不犯罪呢。侵犯隐私权。《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
    2023-07-03
    283人看过
  • 个人泄露隐私能删除吗
    一、个人泄露隐私能删除吗1、通过网络将个人隐私泄露的,是属于侵权的行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被泄露的个人信息。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侵犯隐私权怎么赔偿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
    2023-04-20
    76人看过
  • 个人报案能保证隐私吗
    个人报案能保证隐私。公民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警察非因案件需要并依法定程序,不得查询个人隐私资料。对于个人隐私,警察有保密的义务,如果随便说出别人的隐私,要承担法律责任,当事人完全不用担心。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一、执法人员泄露别人隐私怎么处理行政机关泄露个人隐私,我们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投诉,也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上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也是可以选择坐下来协商解决,行政机关泄露个人隐私要比公民泄露个人隐私严重,行政机关一般是不会知法犯法的。司法机关会根据泄露个人信息的严重性给予相关人员警告、记过、开除等相关处理。必要时候可以选择报警维护自己的权利。二、侵犯个人隐私权怎么判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判刑标准如下: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
    2023-06-24
    208人看过
  • 私查他人隐私向哪个部门反映
    若公安机关内务工作者擅自翻阅和散布私人公民资料,从而导致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严重事件发生,这是严重违反法规的行为。此时,我们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他们的上级领导机关的纪律检查与监督部门会尽快进行调查取证,严肃处理此事。另外,每位自然人的个人信息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密保护,这是不容忽视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07-28
    417人看过
  • 贩卖个人公民隐私罪能取保候审吗
    一、贩卖个人公民隐私罪能取保候审吗1、贩卖个人公民隐私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只要符合取保条件的,就能取保候审。具体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的,或者属于身患重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之一,且取保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或者羁押期限已至仍未结案,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等。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二、办理取保候审需要交多少钱1、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
    2023-06-11
    36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泄露他人隐私侵犯个人隐私吗,侵犯个人隐私吗,如果有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
      个人隐私可以包括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
    • 个人隐私权被别人非法手段窃取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7
      可以收集相关的破损你名誉的证据可以起诉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的损失。焕廷法律服务团队A为你解答
    • 侵犯个人隐私权,侵犯他人隐私权,违法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5
      侵犯个人隐私的,应当承受民事赔偿职责,被侵犯者能够通过民事诉讼维权。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裁判;且裁判书会写明裁判结果和作出该裁判的借口。
    • 窃取别人隐私公告成立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公告他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隐私罪,但如果行为人还没有将公告行为具体实施,则尚不能构成刑事犯罪;若行为人将隐私公告,受侵犯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严重的,应作为刑事案件论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 夫妻之间窃取他人隐私属于属于犯罪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19
      夫妻之间窃取对方隐私是侵犯隐私,即使是夫妻关系,男女双方仍然享有自己的隐私。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犯、泄露或公开的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平与不愿意为他人知道的私人空间、活动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