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才可以立遗嘱。因此,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立遗嘱。其他的未成年人还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不可以立遗嘱,即使立下遗嘱,也是无效的。
一、80岁以上的老人作遗嘱一定要公证吗?
老人立遗嘱不公证也是有效的。只要老人在立遗嘱的时候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立遗嘱时是出于个人真实意愿,没有受到他人的胁迫。遗嘱的内容真实,合法的处分老人个人财产,也为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了一定遗产,那么遗嘱即使没有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二、如果遗嘱不公平有没有法律效力
遗嘱是立遗嘱人对自己财产自由处置的一种体现,只要是立遗嘱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即便分配不公平也是有效果的。遗嘱无效的情形: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3、伪造的遗嘱无效。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遗嘱有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导致遗嘱无效的情形有:
1、未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或胎儿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2、遗嘱分配了其他人的财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的也是个人财产,如果遗嘱分配了他人财产的,该部分无效。
3、遗嘱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受胁迫、欺骗。遗嘱应当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4、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详。遗嘱应当表示具体明确,对意思表示不明确的,司法实践中往往会不认可遗嘱效力。
5、留多份遗嘱或已有公证遗嘱后又订立其他类型遗嘱。
-
未成年孩子尚小如何立遗嘱
359人看过
-
遗嘱是否可以在未成年人中设立?
491人看过
-
父亲立遗嘱尚未签字就去世,遗嘱生效吗?
195人看过
-
尚未经公证的遗嘱有效吗?
394人看过
-
未成年人是不是能立遗嘱
197人看过
-
未成年人能够立遗嘱吗,遗嘱无效的情形有什么
324人看过
在我国遗嘱继承的方式存在多种,具体包括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 因此要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必须根据不同遗嘱的类型,适用不同的规则要求。 除了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四种类型的遗嘱都必须有合格... 更多>
-
公司尚未成立,可以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11、公司成立前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公司成立前的行为被称为设立中的公司行为。即使公司最终未能成立,设立中的公司仍然具有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资格,发起人可以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2、在公司成立后,发起人将承继设立过程中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发起人以个人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则由该发起人承担责任。但是,在公司成立后,可以确认或实际享有合同权利的合同相对人有权选择公司或发起人主张权利。一旦选择公司或发起
-
遗嘱给继承人可以立成遗嘱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05如果属于被继承人真实的意愿,遗嘱能给继承人一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
-
未成年人的遗嘱多少岁可以写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7各国法律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规定不同。中国法律规定的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孙子女与外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丧偶的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之间存在着抚养关系的人。胎儿也可充当继承人。没有岁数限制。
-
年轻人能立遗嘱吗? 可以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7遗嘱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
未立遗嘱可以分配遗产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4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