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利害关系人对已为生效裁定所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可否提起行政诉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1 11:14:58 427 人看过

李某死亡遗有住房,由其子李三居住,后因城市房屋拆迁,李三与开发商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房管局按法定程序作出补偿李三25万元予以货币安置的行政裁决,起诉期限届满李三既未搬迁,也未就该行政裁决提起诉讼,房管局遂申请非诉执行,法院经审查依法作出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执行中,李某与前妻的婚生子李二从外地回来得知作为李某遗产的房屋拆迁补偿款已被李三独自取得,在向李三主张权利未果后,李二就房管局作出的行政裁决提起行政诉讼。

[争议焦点]

李二作为李某法定继承人,对本案被拆迁房屋享有合法继承利益,是房管局行政裁决的利害关系人,对该行政裁决享有起诉人资格,自不待言。本案的关键问题是,在李二所诉之行政裁决的合法性已为法院准予强制执行裁定所确认的情况下,法院应否受理李二的起诉,或者说,对已为非诉执行中生效的准予或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所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可否另行提起行政诉讼?

[分析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44条1款(十)项规定,“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这是司法解释从人民法院立案角度受理就利害关系人对已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能否再行提起行政诉讼所作的明确规定,但该解释对已为非诉执行中生效的准予或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所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可否另行提起行政诉讼则未明确规定,以致审判实践中产生了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法学上“一事不再理”的基本原理,就行政审判而言,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只能进行一次司法审查,这也是《解释》第44条1款(十)项规定的精神实质。非诉执行中的裁定与行政判决一样也要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如果对生效的准予或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所指向的具体行政行为可另行提起诉讼,则与诉讼法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相悖,故参照《解释》第44条1款(十)项的规定,对李二的起诉应不予受理。第二种意见认为,判决和裁定是法院处理案件中不同问题所适用的两种不同的法律手段和形式,二者不能等量齐观,《解释》第44条1款(十)项规定只明确规定了所诉的标的应当为“生效判决”羁束,并没有包括“生效裁定”在内。换言之,生效的准予或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不符合《解释》第44条1款(十)项的适用条件,而且李二不是非诉执行中的当事人,李二的诉权尚未行使,故其起诉不应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对李二的起诉可以受理。

笔者对上述两种意见都不敢苟同:第一种意见将“一事不再理”原则等同于生效裁定的既判力,第二意见虽强调了“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条件但忽视了生效裁定的既判力。笔者认为,对非诉执行中准予执行的生效裁定所指向的具体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不能另行提起行政诉讼;但对非诉执行中不准予执行的生效裁定所指向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未自动撤销的,利害关系人可另行提起行政诉讼。理由如下:

1、“一事不再理”原则适用于同一当事人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主张同一诉讼请求的场合,是指一案的裁判一经生效,不管其结果如何,当事人的诉权即归于消灭,同一当事人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同一请求再行起诉的,法院不再受理,强调的是除依法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外,当事人不能反复行使诉权。而既判力则是指生效裁判在实质上的确定力,即生效裁判所具有的基准性和不可争性效果,它不仅对当事人有拘束力,同时约束法院的行为,强调的是除再审程序外,禁止裁判机构就同一纠纷作出前后矛盾的裁判。因此,“一事不再理”侧重于对当事人诉权的限制,既判力则侧重于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就前述案例而言,李二不是非诉执行裁定程序中的当事人,其起诉权不受曾经被诉这一事实的影响,故不符合“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条件。但这并意味着法院应当受理李二针对房管局行政裁决的合法性所提起的诉讼。因为,尽管非诉执行中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标准没有行政诉讼的严格,但该准予执行的裁定仍然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对房管局行政裁决的合法性在程序和实体上予以司法审查后所作的肯定性评价。换言之,房管局行政裁决的合法性一经人民法院以准予强制执行的生效裁定所确认,这与生效判决一样对李二和人民法院均产生了既判力,故李二不能提出与生效裁定的既裁事项相异的主张,法院也不能再受理李二针对房管局行政裁决的合法性所提起的诉讼,以避免对同一事项作出与生效裁定相矛盾的行政判决。当然,法院不受理李二的起诉,并不是要对李二的合法权利漠然置之,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内,法院应将李二的起诉材料视作申诉材料,立即中止该裁定的执行,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以主要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为由撤销原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并裁定不准予执行房管局的行政裁决,李二的合法权利依然获得司法救济的途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5日 11: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具体行政行为相关文章
  • 具体行政行为什么是行政行为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活动中行使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特定事项作出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相关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如下:1。具体行政行为反映了国家行政权的运作,其目的是实现国家行政目标,因此不同于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法律行为,以其行政职权为前提。2、具体行政行为只对特定对象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所谓特定对象,可以是某个相对人,特定的东西,特定的行为。行政立法是具体行政行为吗行政立法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所以应该是抽象的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
    2023-08-05
    100人看过
  •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
    一、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行政复议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合法公民该如何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
    2024-01-16
    398人看过
  • 生效民事判决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可诉
    2000年8月10日刘某向当地村、镇提出住宅用地申请,并经某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10月审批,同意刘某使用村内空闲地建房,但未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张某以其承包该宗土地,且在该宗土地上栽植树木多年为由,不让出该宗土地。刘某于2003年6月20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决张某排除栽种在诉争土地上的树木。一审法院以刘某未取得《集体土地使用证》为由,判决驳回刘某的诉讼请求。刘某不服,提起上诉,在二审期间,某市人民政府向刘某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二审法院据此撤消一审判决,并判决张某让出土地。张某于2004年7月20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某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违法。[评析]对本案原告张某能否提起行政诉讼有两种不同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不应受理。理由如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十)项的规定,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不仅指
    2023-06-08
    140人看过
  • 行政复议第三人必须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条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还可以再申请复议吗对行政复议不服只可行政诉讼。一级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
    2023-06-18
    330人看过
  • 原告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
    一、原告是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紧密相联的行政诉讼的原告与与其它诉讼的原告相比,其特殊之处突出表现在原告资格问题。原告资格即原告的司法救济权,其作用不仅在于启动司法审理程序,而且在于规范行政主体的法律规范得到执行和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对依法治国的积极作用。根据《布莱克法律大辞典》的解释,原告资格是指某人在司法争端中将所享有的将该司法争端诉诸司法程序的足够的利益。我国学术界,对原告资格的概念,有条件说、限制说和利害关系说三种。条件说和限制说并无本质的区别,条件即限制,限制了不符合条件的人无原告资格。若上述学说与法律规范相联系,条件说和限制说是从《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24条第1款、第41条的规定而来的:利害关系说是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2条的规定而来的。深究三种学说的内容的实质,都和原告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的问题密不可分,若撇开原告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
    2023-06-06
    408人看过
  • 行政事实行为可否提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复议
    行政事实行为可诉性问题有一演变过程,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人民法院只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而对具体行政行为之外的其他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则不予受理。《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2024-04-23
    375人看过
  • 工伤认定结论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结论是具体的行政行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对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应当在工伤认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对经过行政复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不服,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对经过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工伤认定结论,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一、《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
    2023-03-23
    409人看过
  •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一、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为:1.概念不同。2.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3.法律特征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二、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行政诉讼一般处理的是行政争议,因而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一般而言就是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因为一定的原因而双方发生一定的争议。在这样的争议中一般而言公民、法人和
    2023-06-06
    191人看过
  • 羁束行政行为如何理解
    羁束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凡是法律规范对行政行为的内容、范围、条件、标准、形式、程序等都作了详细、具体、明确的规定,行政机关依法办事的行为就是羁束行政行为。如税务机关征税,只能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征税范围、征税对象等进行征税。羁束行政行为是什么,羁束行政行为有哪些行政行为原则上自告知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在附款有规定时自规定之时起生效。受领之时生效和即时生效的规则,是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的发生时间,一般为告知之时。这是各国行政法上的通行做法。羁束行政行为是什么呢?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的作出是以羁束裁量权为前提。羁束裁量权的行使,其权限范围、幅度行为方式、数
    2023-07-29
    112人看过
  • 羁束属于什么行政行为?
    对于羁束行政行为一般是指相关的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形式、程序等做了较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只能在该规定范围内依法进行裁量、判断。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行政诉讼法》;3、程序不同:行政复议只有一级,即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后行政复议程序即终止,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则对一审法院作出判决不服还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4、结案方式不同:行政复议可以由行政机关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调解,申请人与本申请人也可自愿达成和解,而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5、审理的内容不同:行政复议既要审查具
    2023-03-25
    480人看过
  • 对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依法决定什么
    一、维持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维持是保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使其继续存在下去。应具备五个条件:1.事实清楚。即所认定的事实客观存在、没有疑义;2.证据确凿。即所提供的证据使反驳不能成立;3.适用依据正确。即不得适用与案件无关和超过有效期限、废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4.程序合法。法律、法规对各类行政行为都规定了实行的方式、步骤和时限,必须按部就班;5.内容适当。即虽然适用依据正确,行政机关仍然要在一定的幅度内适当做出决定。以上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难以保证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二、决定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每个行政机关都应各尽其责,如按时发放抚恤金、救济金等,行政机关久拖不办,同样会损害公民、法人的利益,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而被公民、法人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就必须责令该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职责。三、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撤销是取消已经发生的行政行为,表明被撤销的行
    2023-03-02
    211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违法,但认为不适当,可以起诉吗
    一、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违法,但认为不适当,可以起诉吗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基本不予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违法,但不适当的,基本上不能起诉。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是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二、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含
    2024-01-21
    465人看过
  • 行政行为效力的具体体现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及相关内容如下:1、公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假定该行为合法;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复议或诉讼而停止执行。2、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不得随意更改;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3、拘束力: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4、执行力:国家强制当事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义务。具体行政行为的撤销条件有哪些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要素。欠缺其中任何一个要件的行政行为就是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不适当。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所谓不适当是指相应行政行为不合理、不公正、不符合现行政策、不符合有关公序良俗。《行政复议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2023-07-15
    330人看过
  •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这里所说的法律指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目前作出了这种规定的法律是:1.行政复议法规定了两种最终裁决的情形:(1)国务院的复议决定。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2)省级人民政府的自然资源权属复议决定。第30条第2款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2.出入境管理法规定上级公安机关的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对此,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第39条第2
    2023-06-06
    315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咨询
    • 行政复议,当事人可以对哪些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2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3、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4、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
    •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可否提起行政诉讼
      浙江在线咨询 2021-04-13
      ①对公安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②公安机关拒绝交通事故案件或不予答复的;③公安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行政复议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的;④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调解事故损害赔偿或者不依法调解终结的。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诉讼,但必须是先接受行政处罚,后才能行政诉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 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以何种身份参加行政复议?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2
      行政复议法规定,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 2022年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2
      1、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有无灵活性。 2、羁束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没有灵活性的行政行为。 3、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具有灵活性的行政行为。 4、法律依据:《住房城乡建设行政复议办法》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所称“涉及不动产的行政行为”,是指直接发生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效力的行政行为。
    • 行政羁束是什么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5
      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的作出是以羁束裁量权为前提。羁束裁量权的行使,其权限范围、幅度行为方式、数量界限等都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只能严格依法裁量、判断。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形式、程序等做了较详、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