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离婚协议中约定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问题
1、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抚养费具体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根据第49条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2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3、适当提高抚养费的情形有: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出原定数额的;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4、降低或免除抚养费的情形有:
(1)有给付义务的一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且有抚养能力的;
(2)有给付义务的一方因犯罪被收监改造或劳动教养,没有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但恢复人身自由后,有了经济能力,则应当按原协议或判决给付;
(3)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原有给付义务方所承担的抚养费数额可以适当减少或免除。
(4)如果继父或继母不愿意负担的,则生父或生母仍应按照原定数额给付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后女方不承担抚养费,可以尝试哪些策略?
458人看过
-
男方反对离婚,可以尝试这样做……
153人看过
-
离婚后多长时间可以尝试争取抚养权
445人看过
-
遭受家暴或离婚,可以尝试哪些方法?
321人看过
-
争取抚养费无果?试试这些方法
436人看过
-
离婚后法定监护人可以没有抚养权吗
193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孩子抚养费对方拖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5-01-08如果对方拖欠孩子的抚养费,可以首先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其支付抚养费。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
前妻拒绝支付抚养费,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09前妻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男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夫妻在离婚之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需要承担起孩子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因离婚导致抚养费无法按时支付,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法云南在线咨询 2025-01-07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离婚后,若其中一方负责抚养子女,另一方则需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双方可以协议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期限,但如果协议不成,法院可以作出判决。因此,父母在离婚后仍需承担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父母离婚且不与子女共同生活,则需要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也可以由法院依法判决。如果经济收入过低,无法承担抚养费用,则可以用其财物折抵子
-
社会抚养费缴纳遇到困难,可以尝试哪些方法?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30如果您没有足够的资金缴纳社会抚养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如果您有可执行的财产,计划生育部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您逾期不缴纳社会抚养费,计划生育部门可以加收罚金。 3.如果您确实没有缴纳能力,也无可执行财产,可以办理缓交手续,法院裁定中止执行。 4.最大的问题还是孩子没办法落户,因为如果您不缴纳社会抚养费,孩子的落户问题将无法解决。 社会抚养费的缴纳方式有以下几种: 1
-
工资拖欠3个月,可以尝试这些方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四个月以上,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