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争议处理办法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调解。用人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发生人事纠纷的,可以向用人单位的上一级单位申请调解;调解不愿意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知识: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是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的基本形式。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主持仲裁庭的工作;其他两名仲裁员可由各方选定或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对于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经双方同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单独处理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和律师担任专职或兼职仲裁员。仲裁员的职责是:受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委托或由当事人选定,负责人事纠纷案件的具体处理
兼职仲裁员与专职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同等权利
兼职仲裁员进行仲裁活动时,其单位应在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60天内给予支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申请仲裁期限,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查确认的,应当书面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人事争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之间因聘用、录用或聘用合同、职务任免等人事管理事项发生的争议和纠纷,福利待遇、薪酬调整、奖惩、辞职辞退、人事管理行为侵害对方(员工)权益等人事纠纷的主体广泛。只要是人事管理的相对人,每个人都属于人事纠纷的主体。同样,人事管理行为也非常广泛。可引起人事纠纷,即可引起人事纠纷,包括所有人事管理事项和管理行为,包括具体行为和抽象行为
-
最难处理的民事纠纷——医疗纠纷处理方法有哪些?
80人看过
-
处理合同纠纷的方法(居间合同纠纷案件处理方法)
427人看过
-
医院纠纷处理流程医院纠纷处理方法
58人看过
-
如何处理合同纠纷纠纷的解决方法
274人看过
-
劳动人事纠纷处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451人看过
-
个人合伙纠纷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491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上海自行处理民事纠纷的处理方法是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6一、申请。由纠纷当事人提出口头或书面调解申请村、组调解 二、村、组调解。由村、社区负责人在1―2天内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且具备书面调解协议。 三、纠纷受理。对经过村、社区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纠纷,由村、社区调解负责人和当事双方在五日内到镇综治办申请调解处理。 四、调解。镇综治办受理调解申请后,在五日内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并具备调解协议。 五、民事诉讼。民事纠纷当事双方通过对镇综治办调解而未达成调
-
医院纠纷处理流程医院纠纷处理方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7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一、医疗纠纷初起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科主任负责书写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上报医务部,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好医疗纠纷。若确属负有医疗责任的医疗纠纷,科内能自行解
-
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商业合同纠纷怎样处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0调解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 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 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调解是在 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的,这与双方自行和解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二,主持调解的 第三方在调解中只是说服劝导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调解协议而不是作出裁决,这表明调解和仲裁不同
-
如何处理合同纠纷纠纷的解决方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1-04-011、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2、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
-
工程合同纠纷怎样处理方法及处理的方法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5无效建设工程合同大量存在,其数量甚至大于有效合同。有效合同受法律保护,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合同无效,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也就无效,所以,无效合同不存在追究违约责任的问题。可见,无效建设工程合同与有效合同的处理原则和处理结果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准确判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预测无效合同的处理结果,对于建设方和施工方处理建设工程纠纷,具有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