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成分混合的毒品案件中,不按纯度计算,而是贩卖数量大的,判十五年有期、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并处罚金;毒品少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至七年有期,并处罚金。
真假成分混合的毒品案件怎样量刑
鉴于大量掺假毒品和成分复杂的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为做到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保证毒品案件的审判质量,并考虑目前毒品鉴定的条件和现状;
对可能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7年12月颁布的《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作出毒品含量鉴定;
对涉案毒品可能大量掺假或者系成分复杂的新类型毒品的,亦应当作出毒品含量鉴定。
1、为便于隐蔽运输、销售、使用、欺骗购买者,或者为了增重,对毒品掺杂使假,添加或者去除其他非毒品物质,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2、已经制成毒品,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可以判处死刑;数量特别巨大的,应当判处死刑。
3、已经制造出粗制毒品或者半成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既遂论处。
4、购进制造毒品的设备和原材料,开始着手制造毒品,但尚未制造出粗制毒品或者半成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未遂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五公斤以上毒品的判决原则
214人看过
-
探讨:有毒有害食品罪共犯的判定原则
459人看过
-
毒品预防法的原则指导
500人看过
-
规定生产有毒食品罪的刑罚原则
401人看过
-
毒品罪行的刑罚适用原则
234人看过
-
毒品犯罪处罚原则是什么
184人看过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
运输毒品罪既遂原则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51、运输毒品罪的既遂标准是:犯罪行为完成了运输毒品罪所要求的全部构成要件。目前既遂的主要有三种主张,包括:起运说、到达目的说和合理位移说,但三种学说都有缺陷,没有绝对正确,司法实践应在确立运输毒品罪是行为犯的前提下,根据个案证据,来判断是否达到既遂,作出符合社会常理的判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
-
毒品欺骗罪刑罚裁量原则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06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多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如果被欺骗的是未成年人,将会被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犯有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罪并且情节严重,
-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本罪的判刑原则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7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社会危害性就在于不仅妨碍了司法机关对毒品犯罪分子的及时惩办,而且这种行为帮助毒品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逃避法律的制裁、继续作恶,危害社会,因此,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予以惩处是十分必要的。
-
判断运输毒品犯罪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8运输毒品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1。本罪的对象是国家毒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生命健康。二是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运输毒品的行为。三是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与贩毒罪不同,运输毒品罪只有十六岁才承担刑事责任。四是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直接故意。
-
毒品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2如果具有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故意,那么就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仅是杀人和伤害的手段而已。如果致人死亡、伤残的,能够查明没有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心理,而对死亡和重伤仅有过失的,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重伤罪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数罪,应择一重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