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何进行
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载明法定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或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的,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决定受理的,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但是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是多长
现行劳动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60天。为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并完善了时效中断、中止制度。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同时规定,诉讼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对于维护劳务人员的根本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社会发展中法律的应用是有关从业人员进行权益维护的基础,所以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即使在合同解决的情况下,只要自己对于所属公司的解决问题的结果存在争议,依据可以提请劳动仲裁。
-
工伤期间被解雇能否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41人看过
-
仲裁机构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的
405人看过
-
企业能否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解决劳动纠纷?
124人看过
-
怎么向劳动仲裁申请起诉?
347人看过
-
仲裁劳动合同纠纷解除申请
165人看过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暑假工,是否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
208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向仲裁机关申请劳动仲裁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4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只要持有能够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材料,在劳动关系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向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以解决纠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
-
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劳动关系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3当事人能够提出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仲裁请求。因解除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内。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其他。
-
如何向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4步骤如下: 一、劳动者在维护权益时,去劳动仲裁进行申请,劳动仲裁受理的条件是,需要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有劳动合同,那么毫无疑问,仲裁委员会直接就受理。但是大部分的公司并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针对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首先就需要先准备以下证据,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转账记录 2.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有会更好) 3.考勤记录 4.同事的证人证言 5.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
-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解除怎样确认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1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上一定要员工签字吗: 是要员工签字确认的,只有双方签字确认了,解除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1、劳动者辞职到期以后,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劳动者所有工资,并未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 2、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解除确认签字之后就生效了是吗的回答如上
-
未经鉴定出工伤可否向劳动仲裁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6工伤未经鉴定,受伤员工在规定医疗期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离职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四)女职工孕期、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