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跟合同欺诈区别
合同诈骗跟合同欺诈区别如下:
1.行为人主观故意形态不同,合同欺诈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而合同诈骗罪只能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主观目的不同,合同欺诈的行为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其采用欺诈的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的认识与判断,作出利己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行为人根本没有履约诚意;
3.行为人的手段不同,合同欺诈其虚构的事实与真相通常不会影响合同的履行,行为人只是会扩大自己的履约能力及标的物的相关质量、数量等问题;
4.对取得财产的处理方式不同,合同欺诈的行为人对通过欺诈方式取得的财产,通常会按约使用。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对取得的财产,一般来讲主要是用于挥霍,且无偿还打算。
二、合同诈骗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
合同诈骗罪中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则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三、合同诈骗罪单位能构成吗
合同诈骗罪单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n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
369人看过
-
房地产涉嫌合同欺诈。合同欺诈与欺诈的区别
261人看过
-
欺诈和合同欺诈:概念与区别一瞥
186人看过
-
区别合同误解和欺诈
316人看过
-
如何区分和认定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
444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与欺诈合同的差异
65人看过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合同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7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区别,有哪些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05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区别是:适用的范围不同。主观故意有所不同。客观后果不同。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的合同应作为无效合同处理,而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外,一般作为可撤销的合同对待。
-
如何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界限, 怎么区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6一、怎么区分合同诈骗与欺诈(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
-
民事欺诈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08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是: 1、主观目的不同;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4、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5、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 6、欺诈适用法律不同。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如何区别诈骗的合同重大误解和受欺诈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31、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并非因为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是对方的欺诈行为造成的。 2、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通常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在欺诈的情况下,不管欺诈是否给受欺诈方造成较大损失,受欺诈一方都有权请求宣告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