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经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证据除外。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全部流程
1、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各种诉讼文书的提交和发送,有以下几个环节:
1)法院要组成合议庭,要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2)被告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和有关材料,法院再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副本;
3)法院为诉讼进行其他准备工作。
2、开庭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重点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的审理形式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不需要当事人到场)。
3、判决阶段
经过审理,法庭查明了事实,依法作出判决。注意,行政诉讼一般不以调解结案,但行政赔偿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调解。判决有以下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判决后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从而引起二审。
4、执行阶段
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上诉的,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证据的鉴定
316人看过
-
哪些案件可以进行行政诉讼?
271人看过
-
如何区分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434人看过
-
如何指导行政诉讼行政案件审查?
374人看过
-
行政诉讼如何对审查结果进行裁决?
119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如何进行相应检察机关监督
326人看过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
如何进行商业秘密的质证行政诉讼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03(一)对书证的质证。 1.书证的来源及其内容 2.书证的证明价值 3.书证的合法性 (二)对物证的质证。 1.物证的真伪。 2.物证要证明的问题以及与本案的联系。 3.物证取得程序是否合法。 (三)对证人证言的质证。 1.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 2.证人证言的来源及合法性; 3.证言的内容及要证明的问题; 4.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和条件; (四)对鉴定结论的质证。 1.鉴定的内容; 2.鉴定机构
-
行政诉讼中法院对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根据哪些材料对证据进行质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5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经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
-
行政诉讼中证据质疑如何进行有效呢?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3应对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质疑: 1、看定案依据的证据是否相关、合法、真实; 2、看与案件有因果联系和条件联系; 3、看证据是否有证明力,证明力的大小。
-
论如何质证行政诉讼证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7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经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
-
如何对自己案件提起行政诉讼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29公民一般是行政相对人,可以作为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