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活动范围有何限制,缓刑具有以下特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4 10:44:46 143 人看过

一、缓刑期间活动范围有何限制

活动范围是固定的就是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具有以下特点

1、对被告人有罪宣告。

被告人的行为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作出有罪宣告。

缓量刑是以宣告行为人有罪为前提,而不是不作有罪判决,更能体现罪刑法定原则。

2、对被告人暂不处以刑罚。

缓量刑只作有罪宣告,而不同时执行具体刑罚。

3、对暂缓量刑的人员,由设置的专门机关负责监管,并由专职的考察官进行考察缓刑期间活动范围有何限制缓刑期间犯人必须要遵循相关的规定,他们的权利跟义务也是受到影响,特别是去任何地方都需要提前打招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n(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n(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n(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n(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1日 22: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缓刑人员活动范围区域
    活动范围是固定的就是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一、判缓刑可以在一个居住地执行吗判缓刑可以在居住地执行,但需要报经检察机关批准。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当其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时,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在缓刑期间能请假外出吗缓刑期是可以请假外出的,但是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三、被判缓刑的人可以私自离开
    2023-03-12
    388人看过
  • 缓刑的活动范围是哪里
    缓刑的活动范围是固定的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是否退赃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缓刑活动范围是市区吗不是。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活动可以市市区之外,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2023-08-02
    408人看过
  • 缓刑制度的优点和范围
    缓刑制度有利于促使罪犯改恶从善。它能够促使罪犯悔过,促使罪犯自新。由于缓刑没有关押罪犯,有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使其在社会上生活、工作,不至于出现监狱化后很难适应社会的状况。缓刑制度被认为是现代刑法中最富有促进机制的制度。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是收监,注意区分。一、污染环境罪可以缓刑吗现在对污染环境犯罪打击力度很大,判缓刑的难度加大。但是,如果确实情节轻微,有从轻、减轻的情节,并不是都不能判缓刑。构成污染环境罪,量刑起点为一年,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1至6个月的,可判处拘役;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4年。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
    2023-03-10
    178人看过
  • 缓刑有没有时间限制
    法律综合知识
    一、缓刑有没有时间限制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没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2、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但是,不能折抵考验期。缓刑是对主刑而言,如果在主刑之外还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例如,判处徒刑附加罚金的,徒刑缓刑,罚金仍要缴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没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缓刑期间有没有选举权缓刑期间是否有没有选举权需了解判处缓刑是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如果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则没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果没有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则享有没有选举权。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
    2024-01-13
    57人看过
  • 缓刑的表现有哪些?缓刑有哪些特点?
    缓期执行又称缓期执行,违反刑法,通过法定手续确认构成犯罪,应受刑事处罚的犯罪者,首先判决有罪,但暂时不执行刑罚。缓刑有以下三个特点:1、对被告人有罪宣告。被告人的行为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应作出判刑宣告。缓刑与缓刑制度不同,缓刑是对有悔改希望的人犯暂时不作刑的判决,在一定期间内,如果没有新罪就不再作出判决。缓量刑是以宣告行为人有罪为前提,而不是不作有罪判决,更能体现罪刑法定原则。2、对被告人暂不处以刑罚。缓刑只判刑,不同时判具体刑罚。缓量刑不同于缓执行制度,缓执行,是犯罪分子受刑罚宣告后于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暂缓执行。缓量刑是暂缓适用刑罚,而不是暂缓刑罚的执行。3、考察监管机构和人员健全。对暂缓量刑的人员,由设置的专门机关负责监管,并由专职的考察官进行考察。缓刑的撤销事由有哪些缓刑的撤销事由具体如下: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
    2023-08-16
    435人看过
  • 缓刑期间日常活动有哪些方面
    一、缓刑期间日常活动有哪些方面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缓刑期间外出打工需要什么条件缓刑期间外出打工需要的条件是:应当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具体而言有关缓刑考验期间工作生活问题的规定主要为:1.缓刑期间接受社区矫正。必须遵守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应当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内工作生活。2.缓刑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有正当理由,经过审批的,可以外出。但是有时间限制,不可能长期。3.因故居所变更的,可以申请居住地变更,变更监管地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
    2023-11-16
    434人看过
  • 缓刑制度概述:缓刑制度的特点与内涵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制度的规定缓刑并不属于一种刑罚,《刑法》的规定里面,缓刑既不属于主刑,也不属于附加刑。缓刑是一种指对已经触犯刑律构成犯罪、依法宣判定罪应收到刑罚的行为人,暂不执行判处,由相关机构在一定期限内监察罪犯,并根据考察罪犯在期限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罪犯居住社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机构负责执行,被判缓刑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否则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
    2023-07-12
    430人看过
  • 缓刑期间有什么限制 缓刑期满发现漏罪怎么办
    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此外,根据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害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这是一种特殊的缓刑规定,是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的对象缓刑执行的特殊处理制度,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刑法对该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立法上的一个疏漏,对这样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是有悖于我国刑法设立缓刑制度立法精神的,因此
    2023-02-19
    408人看过
  • 死缓限制减刑包括什么范围
    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和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限制减刑后的服刑最短年限达到27年以上。一、涉黑涉恶罪犯限制减刑的规定黑涉恶罪犯属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二、恶势力可以随便减刑吗需要看具体案情。如果恶势力属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三、判死缓还会被判吗判处死缓不一定会被处死。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
    2023-03-16
    203人看过
  • 缓刑期间的限制有哪些会判缓刑的情形有什么呢
    缓刑期间的限制如下:(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一、残疾人晚上醉驾有可能判缓刑吗残疾人晚上醉驾有没有可能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条件有:(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2)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3)犯罪情节较轻;(4)有悔罪表现;(5)没有再犯罪的危险;(6)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期间可以去外地吗缓刑期间可以去外地。但是必须报经考察机关批
    2023-06-23
    237人看过
  • 缓刑与有期徒刑的差异及特点
    有期徒刑和缓刑的区别:1、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外,还应当在总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刑期。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刑期不得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刑期不得超过二十五年;2、缓刑是指被判刑罚暂时不执行,给予一定的考验期。如果考验期表现良好,则不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缓刑确实不再危害社会,可以宣告缓刑。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限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少于一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调查,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配合。如果没有规定的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将不再公开宣告。什么叫有期徒刑和缓刑有期徒刑和缓刑的概念。缓刑不属于刑罚。具体概念如下:1、指在一定期限内
    2023-07-15
    389人看过
  • 缓刑适用范围以及缓刑适用标准有哪些
    一、缓刑适用范围1、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因为过失犯罪的罪过小,主观恶性不深,再犯可能性很小,可以优先考虑。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少年犯多受社会不良影响和诱惑走上犯罪,多是偶犯,且可塑性强,易于改造,应以教育为主。各国对于少年犯都有特殊的保护措施,我国台湾就规定,少年犯“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宣告者”,可以宣告缓刑,而成年犯则是“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宣告者”。3、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比如相同条件下故意伤害要优先于故意杀人考虑,强制侮辱妇女要优先于强奸罪考虑等。4、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5、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6、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7、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当然这种情况是指庭审都认罪,如果庭审时不认罪则不适用缓刑。)这实际是反映一个人
    2023-03-19
    166人看过
  • 缓刑期内工作限制有哪些,缓刑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一、缓刑期内工作限制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被宣告缓刑期间,如果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可以到所居住的公安派出所,把情况向派出所报告,对于外出打工,如果是本人所居住的市、县范围外,应当经过当地派出所批准,否则,不得擅自外出打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缓刑期间需要注意什么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
    2023-06-17
    420人看过
  • 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是多长时间1、对外国人限制活动的,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四十四条二、外国人被限制出境怎么解除解除限制出境,只有提供担保,或者案件被检察院撤销、法院下达判决。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是:1、当事人的申请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应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原则,以法院依职权采取为例外。申请应书面提出,载明申请保全的事项、事实和理由,并以申请人能提供被申请人的护照号码为最佳,申请书应附有相关证据。申请限制出境应交纳申请费,申请费的收取不以案件的标的额为计算依据,宜纳入《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由最高法院确定一统一的收费标准。2、申请人的担保若错误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可能会导致被申请人遭受损失,因此,当事人在向法院提出申请的同时,应向法院提供可靠担保,申请人拒不提供担保
    2023-12-08
    41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缓刑活动范围5公里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2
      活动范围是固定的就是你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
    • 缓刑的活动范围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3
      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解释】本条是关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是指遵守国家
    • 缓刑期间活动范围是市内还是县内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28
      活动范围是固定的就是所居住的市或县,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的考察机关为当地公安机关,只要考察机关批准是可以离开的,但通常是不会批准的。
    • 缓刑犯有期徒刑的特点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1
      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是一种刑罚制度。 有期徒刑缓刑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制度,缓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在考验期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 缓刑期间的限制有哪些 什么情况下会判缓刑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1
      缓刑犯罪分子,应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