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
一、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应注意哪些问题
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借款人的声誉和偿还能力。首先要看对方的固定资产和经济收入,判断是否有偿还能力;
2、要看对方平时是什么样的人,信誉如何。如果借款人有借不还的劣迹,就要坚决拒绝;
3、借款合同或借款时,不要考虑人际关系、关系等因素,必须让借款人面对面写明合同或借款,并说明借款人、借款金额、用途、利率、还款时间等内容,签字,双方各持一份,妥善保管;
4、贷款利率应合理合法,否则无效。同时,利息不得计入本金计算复利,俗称利润滚动。超出部分的利息和复利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借款人协商的利率应在合法范围内。借款人的借款目的应当合法。国家法律不保护借款人因赌博、贩毒、吸毒等非法活动而借款。
二、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但不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根据刑法第184条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除外),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1)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他人有求于行为人的职务行为时,行为人以职务行为或允诺职务行为作为条件,实施受贿行为。
(2)必须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且数额较大。这里的财物应包括有形财物、无形财物及财产性利益。
(3)不管是索取他人财物、还是收受他人财物,都必须为他人谋取利益。但“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种允诺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实际上为他人谋取了利益。(4)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成立本罪。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不包括单纯违反地方性规定的行为。
3.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收受贿赂的行为是非法的,却故意收受贿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的结果,却故意实施。
4、客体方面,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不仅侵犯了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也因其产生的不正当行为有碍公平竞争原则,使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随着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各种类型的公司雨后春笋般地产生,伴随着的是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各种经济往来中,大肆索取或收受贿赂的情况,如购买原料、产品收受回扣等等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人员身份不一,不同于传统受贿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因而完全适用本法第385、386条的规定容易造成对国家工作人员打击不力或者是对公司、企业的职工打击过滥的现象。所以,本条针对当前公司、企业职员贿赂犯罪日益严重的形势,设立了本罪,对贿赂犯罪的主体做出了修改,对这种类型的犯罪惩治更加协调和合理。
三、本罪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所谓索取,是指行为人直接、公开向他人索要财物的行为。索取他人财物的受贿行为构成犯罪,不以行为人是否为被索取财物者谋取了利益为条件。
(2)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所谓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受贿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人谋取各种好处,包括物质利益或非物质利益。所谋取的利益,对行贿人来说,可以是其应当获得的合法利益,也可能是其不应当获取的非法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和“为他人谋取利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应当注意的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或者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思表示,就认为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不论该利益是否得到实现。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据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
-
以借款形式索贿的认定
417人看过
-
以其他人的名义借款
75人看过
-
如何区分借款和索贿
417人看过
-
怎么区分借款与索贿
482人看过
-
以借款名义诈骗怎么认定
89人看过
-
借款索贿行为判断指南
192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以借为名索贿的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7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项的去向; (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 (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 (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 (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
-
借款的人以别人名义借款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23违法,严重的有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此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同时,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索贿受贿罪 的含义 索贿受贿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07索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他人索要或勒索并收受财物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
以借款名义受贿是如何的?你们可以好的处理办法?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5从本案事实和证据看,张某借款确为已工作的儿子购房,具有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二、本案明确反映张某将所借20万元直接打入房地产账户用于其子买房所用,并未移作他用。三、张某与XX公司的主管人员在1998年开始就有业务上的来往,已达6年之久,双方较熟,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四、从本起事实和证据看,出借方XX公司未在借款过程中向张某特别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其为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在借款一事上张某本人也未同意
-
如何追回以公司名义借款的借款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91您应当及时通过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查清他的身份信息(身份证号码等)。 2您应查清他的公司名称,查询相关工商信息,了解其是否真的是法定代表人及股东。(汪某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借款的,公司并不承担还款责任,但汪某在公司的股权属于其个人财产,可以冻结、执行) 3请保留全部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