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强拆怎么举报最有效
先报警警方不会立案,到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督促公安立案。如果没有写下来。然后说明政府非法强拆,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国家赔偿。建议采用法律程序。
2011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立即开展全国征地拆迁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加强监督,严格问责,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切实维护合法权益群众权益。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决制止非法强拆和暴力拆迁。
二、违章建筑拆除程序
(一)调查询问、现场勘验。由违章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现场勘验(笔录、照片、测绘、相关审批材料、其它违法占地证据等),确认是否违法、违规。
(二)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违章建筑确认后,由违章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
(三)由区规建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三、违章建筑强制拆除基本流程
国土资源部《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后,作出决定的机关应当督促当事人履行(拆除违章建筑的义务),并将履行情况记入《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处理)决定执行笔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土地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又不履行的,期满后又作出处罚决定的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连同案卷副本送交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
应对强拆的办法,举报强拆最有效的方法?
369人看过
-
举报强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339人看过
-
强行拆门头怎么举报
61人看过
-
在哪举报企业偷税漏税,举报企业偷税漏税有没有时效
316人看过
-
强制拆迁举报信怎么写
176人看过
-
强拆举报方式
366人看过
-
怎么举报违法强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8强拆又称暴力拆迁,违法强拆怎么办,当遇到暴力拆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遇到暴力拆迁等突发状况,不能以暴制暴,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当然面对蛮不讲理的拆迁人,心里是十分委屈和愤怒,难免做出冲动的事情,但是,要想到这个事情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更加合法的解决办法,违法者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干嘛要自己亲自动手呢? 二,积累拆迁法律知识,自己保护权益。被拆迁人平时也可以对拆迁的一些法律
-
拆迁纠纷怎么举报最有效,该如何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24拆迁纠纷可以直接的向当地人民政府举报最有效,当然了,若是关于拆迁合同产生纠纷无法解决的,首先是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政府提出行政裁决的申请。然后对行政裁决结果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违法强拆怎么投诉?怎么举报强拆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24违法强拆可以向征收办上级政府部门投诉举报,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予以撤销或部分撤销;被征收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主张赔偿。
-
如何匿名举报企业/匿名举报企业如何匿名举报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30匿名报告可以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进行。具体做法是:进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进入我想报告栏,找到您所在的省或直辖市,仔细阅读报告说明,然后点击我接受,选择匿名栏,并根据列出的报告表填写相关报告信息。报告内容应真实可靠,不能捕捉阴影,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职位、单位等,报告内容清晰、详细,并提供举报人的联系方式等。中央纪检监察部网站优先接受实名报告。
-
公司偷漏税的个人可以举报吗,企业偷漏税怎么举报?举报有效否行?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71.《税收征管法》第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县或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的稽查局设立了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负责受理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举报,举报中心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等信息向社会公布。上述发现企业偷漏税的公民个人,可以采取书信、口头、电话等形式举报。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税务机关都应受理。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