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论述,主要是以下四点。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
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哪些
(一)关于养父母子女问的权利义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子女可以随养父的姓,也可以随养母的姓,由养父母双方商定。收养成立后改变养子女的姓氏是养父母的一项权利,生父母无权干涉和阻挠。当然,在收养后不改变养子女的姓名也是完全可以的。
2、父母对养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养子女对养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双方都不得遗弃和虐待。养父母子女间的上述义务,不因养父母离婚而解除。养子女随一方生活,另一方不得拒绝承担抚养义务。同理,养子女独立生活后,对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履行赡养义务。
3、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的养子女对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时,养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4、父母与养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养子女与婚生子女同属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和剥夺养子女的继承权,也不得减少养子女的继承份额。
(二)养父母子女关系与继父母子女关系
养父母子女与继父母子女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养父母子女关系因收养关系的设立而发生;
继父母子女关系因生母再嫁或者生父再娶而发生。
第二,养父母子女之间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即发生拟制血亲关系;
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自扶养关系形成之时起发生拟制血亲关系。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长期共同生活,如继父或继母抚养继子女三年以上,或者继子女赡养继父或继母三年以上,才能形成扶养关系。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没有形成扶养关系的,不发生拟制血亲关系,为无权利义务的姻亲关系。
养父母还有养子女之间也是存在继承的关系的,因为养子女已经和亲生的父母脱离的权利义务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因收养关系的设立而发生,养父母子女之间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即发生血亲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
民事权利与民法的关系
150人看过
-
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
376人看过
-
婚姻关系中的民事法律行为:配偶方的权利与义务
345人看过
-
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权利义务
85人看过
-
专利侵权法律责任认定原则与实践
458人看过
-
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的关系:法律原则与实践困境
233人看过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
民法与民事权利的关系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2民法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
2022年民事权利与民法的关系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7民法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
公民履行义务与权利的关系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2取决于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行使者,也是义务承担者。公民在享有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应享有权利,绝不允许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结合的,具有双重性。例如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综上,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应自觉履行义务。
-
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区别的重要原则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7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财产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5、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可以看出:平等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
-
什么是民事权利与义务湖北在线咨询 2021-03-101、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2、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权利限定的范围内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3、民事权利的内涵: ①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享有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②权利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③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国家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给予保护。 ④也有的学者认为权利之本质为法律上之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