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不适应缓刑吗
交通肇事可以适应缓刑,交通肇事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就可以适用缓刑。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发生交通事故时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发生交通事故时立刻停车报警;
2.出现人员受伤应拨打急救电话;
3.保护好事故现场;
4.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协助调查取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第十七条规定,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需要派员到现场处置,或者接到出警指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三、交通肇事应该怎么理赔
交通肇事应该这么理赔:
1.保险人向投保公司报案;
2.保险人配合投保公司工作人员查勘、确认损失、修复残损物品;
3.保险人向投保公司提出赔偿请求;
4.投保公司履行理赔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能否适用缓刑肇事后逃逸的不宜适用缓刑
221人看过
-
交通肇事如何量刑?哪些不适用缓刑?
36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交通肇事逃逸能否适用缓刑?
31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缓刑能否适用
405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和交通肇事一样缓刑吗
113人看过
-
不能适用缓刑的交通肇事案例有哪些?
425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是否适用缓刑交通肇事罪是否适用缓刑量刑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9交通肇事罪能否适用缓刑,关键在于看其具体的定罪量刑与犯罪情节是否能够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 首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因为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 其次,交通肇事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有可能适用缓刑。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
交通肇事逃逸后不应适用缓刑如何办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6《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应适用缓刑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
交通肇事罪的缓刑适用条件有哪些,什么情况下适用交通肇事罪缓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2刑事处罚参考如下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
-
交通肇事罪逃逸如何处罚,交通肇事罪能适用缓刑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01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且缓刑必须量刑在三年以下,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
什么是缓刑交通肇事罪怎么适用缓刑,交通肇事罪缓刑的条件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2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的一种制度,老百姓通常理解为不用坐牢。交通肇事罪怎么适用缓刑一、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适用缓刑。二、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幅度,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被告人,虽未取得谅解,也可以适用缓刑。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