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保释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5:50:19 461 人看过

37天是拘留至逮捕的最长期限,不是所有涉嫌犯罪的案件都要到37天,只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至逮捕的最长时间才可能到37天,其中30天是最长拘留时间,7天是检察院决定是否逮捕的时间。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什么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不用判刑了。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21: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拘留37天后有什么规定
    一、拘留37天后有什么规定1、拘留37天后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如果不予批捕的,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则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二、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是什么拘留是指将对象拘禁限制,公安机关采取的拘留措施
    2023-06-14
    185人看过
  • 未能定罪保释期限是多久,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未定罪前申请取保候审的审查期限为三天,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改变阶段时取保候审期限重新计算。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未能定罪保释期限是多久,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内容已经阅
    2023-12-26
    131人看过
  • 37天保释是否等于被判有罪?
    取保候审最后是否会坐牢与犯罪人实施的具体行为有关。只有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才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与量刑无关。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37天能出来吗取保候审37天不一定能出来。取保候审是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适用于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会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
    2023-07-19
    241人看过
  • 寻衅滋事关37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寻衅滋事关37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寻衅滋事拘留37天,不能逮捕就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即在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刑事拘留嫌疑人3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可以延长30天,即最长时间是37天。二、涉嫌寻衅滋事罪一般关多久?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
    2023-06-03
    152人看过
  • 取保候审37天还能保释吗
    取保候审满37日后,是否仍有机会获取保释需视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我国的法制体系中,取保候审作为一项强制性的司法手段,其执行时限理论上最长可达12个月之久,并不是仅仅局限于37天。如果在上述期限内,侦査工作尚未完成,并且符合相关的取保候审条件,那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均有权决定对案件继续采用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然而,倘若案件的发展状况发生了变化,例如证据收集充分或者犯罪嫌疑人逃跑的可能性加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强制措施的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2024-05-10
    385人看过
  • 什么是假释,有何法律规定?
    假释定义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认罪悔罪;(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前款情形和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2023-05-07
    480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下的保释制度
    在我国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是人民检察院会让符合保释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交纳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保证人,让犯罪嫌疑人不用一直在羁押的状态,但是要保证犯罪嫌疑人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并由公安机关执行。犯罪嫌疑人在保释的期间,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会被公安机关逮捕,保释只是变更了强制执行措施而已。保释后的是否要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还需要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但是一般取保候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都是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才可以保释,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否会被判有期徒刑,需要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刑,不过对于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判处缓刑或者是处罚金的情况居多。保释适用的条件与保释金缴纳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适用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而取保的保证金依据犯罪情节、当事人的承担能力等因素确定。相
    2023-07-01
    211人看过
  • 合同承诺法律解释的规定是什么?
    依据《民法典》第483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一)确定承诺生效的标准《民法典》第481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因此承诺的效果在于使合同成立,即一旦承诺生效,合同便宣告成立。故判断承诺生效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承诺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确定。所谓到达,指承诺的通知到达要约人支配的范围内,如要约人的信箱、营业场所等。至于要约人是否实际阅读和了解承诺通知则不影响承诺的效力。承诺通知一旦到达于要约人,合同即宣告成立。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则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以行为作出,则一旦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行为,即可使承诺生效。(二)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1、承诺迟延承诺迟
    2023-04-13
    170人看过
  • 保释人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
    保释人需要的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是指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是指保证人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024-05-18
    164人看过
  • 假释的法律效果,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假释的法律效果:假释考验期满,就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刑法》第八十五条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4-04-23
    144人看过
  • 拘留37天可以提前保释吗
    只需要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针对刑罚较轻的犯罪嫌疑人,担保人也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这两个条件都符合才能进行取保候审的程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一、犯侵犯财产罪如何取保候审侵犯财产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侵犯财产罪是一个大的类别,是由许多罪名组成的。不同的罪处罚标准不同。因此犯侵犯财产罪如果情节不算严重的话是可以取保候审的。因为取保候审针对的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这类被告人的罪行较轻,没有必要逮捕,或是
    2023-06-20
    78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保释的法律规定
    非法拘禁罪保释办法。保释即取保候审。具体方法如下:1、非法拘禁罪想要保释,必须符合保释的相关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非法拘禁罪保释,有非法拘禁罪犯罪嫌疑人自己提出或其近亲属提出;3、非法拘禁罪保释,可通过提供保证人保释;4、非法拘禁罪保释,还可以通过缴纳保证金方式保释。非法拘禁罪怎么样判刑非法拘禁罪判刑,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1、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2、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2023-07-08
    500人看过
  • 保全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第一百条关于审判过程中遇到当事人行为及其他因素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产生其他损失的案件,若满足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法院有权决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在此情况下,如当事人未能主动申请,法院亦可根据实际需求采取保全措施。然而,在采取此行动前,法院通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以防万一。若申请人未提供担保,则该申请将被拒绝。一旦法院接受了申请并作出裁定,无论申请紧急与否,都需在48小时内立即执行。第一百零一条在紧急情况下,若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可能会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利害关系人可提前向被申请人或相关法院提交申请。申请人同样需要提供相应担保,否则申请即被驳回。尽管做出上述决定后,法院仍需在48小时内给出回复;一旦确认需采取保全措施,须立即落实执行。此外,申请人如在收到保全措施后30日之内没有依法提出诉讼或仲裁,法院将自动解除保全。《刑事诉讼法》对诉讼保全的法律规定:第一百二条人民法院必要时,可采取保全
    2024-04-27
    445人看过
  • 保释规定:涉及逮捕后的法律规定
    逮捕以后取保候审要走的程序是: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条件有: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2023-07-07
    37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法律上有保释规定,保释的程序是什么,保释的条件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2
      我国现行法律是没有保释这一说的,我国法律有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决定。 法律依据
    • 什么法律规定保释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07
      被判拘役的不可以保释。因为保释是在刑事审判之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判了拘役四个月说明审判已经结束。
    • 关押37天属于什么,法律怎么规定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4
      关押37天不属于什么罪,只是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最长可以关押37天。刑事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
    • 法律规定的保释期指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0
      保释是指在被逮捕的人提供担保或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释放的制度。在英美法系,保释制度已较为发达,立法趋于完善,司法实践经验也较为丰富。
    • 大连拘留15天保释多少钱,法律规定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21
      拘留15天保释的话,一般而言保证金是1000元,因为保释15天说明情节不严重。拘留之后,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同时可以采用保证人和保证金之中的一种方式。如果是被采取了行政拘留的,是不需要缴纳保释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