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是指什么合同
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在民法中表述为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如果仅仅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并且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不构成重大误解。行为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行为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误解是由行为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主观上并非故意。
(二)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合同的履行对一方当事人有重大不利或明显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一方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利益上要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承担极少的义务而获得更多的权利。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受损失的一方是在轻率、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
(三)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欺诈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意思表示,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必须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即行为人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受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基于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四)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须胁迫人有胁迫的行为。胁迫人须有胁迫的故意。胁迫的本质在于对表意人的自由意思加以干涉。须相对人受胁迫而陷入恐惧状态。须相对人受胁迫而为意思表示,即表意人陷入恐惧或无法反抗的境地,与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
(五)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须有表意人在客观上正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的境地。须有行为人乘人之危的故意,即相对人明知表意人正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的境地,却故意加以利用,使表意人因此而被迫作出对行为人有利的意思表示。须有相对人实施了足以使表意人为意思表示的行为。须相对人的行为与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表意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不利。
二、可变更合同有哪些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三、合同撤销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合同撤销之后,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什么
362人看过
-
哪些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以及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有什么特点
390人看过
-
合同一年后可以撤销或变更吗
317人看过
-
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以及合同撤销期间是多久
165人看过
-
可变更合同如何可撤销
386人看过
-
合同变更和撤销,有何区别,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特点
347人看过
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有以下情况而订立的合同: 1、重大误解; 2、显失公平; 3、欺诈; 4、胁迫。... 更多>
-
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种类有哪些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6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基于法定原因,当事人有权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撤销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的种类有: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当人有权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
-
民法可撤销和可变更合同是指怎样的合同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4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什么原因导致合同可以变更或者可撤销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6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
-
什么情况下合同可以被撤销或者变更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02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内容。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因欺诈、威胁、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而签订的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合同当
-
监理工程师:哪些合同是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合同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其合同: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由于合同当事人一方本身的原因,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误解,产生错误认识。重大误解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经发生的误解,如果是合同订立后发生的事实,且一方当事人订立时由于自己的原因而没有预见到,则不属于重大误解。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