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是什么,假想防卫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2 19:43:35 106 人看过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假想防卫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实根本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

2、行为人是出于防卫的意识,实施防卫行为;

3、行为人防卫行为造成了无辜者的损害。

二、假想防卫的法律责任

假想防卫应负的刑事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责任比第一种轻一点;

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

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4日 14: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简析假想防卫
    第三者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所谓假想防卫,顾名思义,就是假设的想象的防卫而非真正的防卫,何以如此,是因为不法侵害并不实际存在,当然也毋须实施防卫行为,如果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且正在进行当中,那也就具备了正当防卫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权实行必要的防卫行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卫的问题,除了正当防卫之外,防卫时间错误、防卫对象错误以及防卫过当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确实存在的条件下,在实行正当防卫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主客观不一致现象,与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
    2023-06-11
    105人看过
  • 假想防卫下的意外事件会承担法律的责任吗
    如果确实是意外的情况,那么就不会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属于假象防卫,对于假象防卫处理结论有三个1不认为是故意犯罪,理由是行为人主观上有防卫之心而无犯罪之意2如果有过失,按照过时犯罪处理,这个案件就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3如果确实没有过失,认定为意外事件,无罪。一、假想防卫的原则刑法理论上,对假想防卫的处理有不同的观点,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1、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要内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
    2023-03-21
    421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否受法律保护?
    假想防卫可能会构成过失犯罪。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的,造成危害结果,应当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了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假想防卫的构成要件是:1.行为人假想了不法侵害的存在。2.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防卫的意图。3.行为人实施了所谓的防卫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损害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7-06
    148人看过
  • 根据规定属于什么防卫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一、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有哪些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对本人或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条。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
    2023-04-11
    333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违法行为吗?
    是违法的行为,假想防卫能构成过失犯罪。假想防卫指的是客观上并不存在急迫的不法侵害而行为人误以为存在并实施所谓的“防卫行为”的情形。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规定为过失犯罪的,以过失犯罪论处;如果主观上没有过失,则按意外事件处理。假想防卫不限于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的情形,还包括正当防卫过程中的防卫打击错误。假想防卫存在两种认识错误过程:1、对他人行为的法律性质判断错误;2、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判断错误。因此是一种既不属于法律认识错误亦不属于事实认识错误的独立的错误类型;但假想防卫的法律性质取决事实认识错误。“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其特征为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
    2023-06-22
    144人看过
  •  假想防卫与事先防卫的差异是什么?
    防范措施的实施存在各种可能性及观念差异。不法侵害的发生可能性因情况而异,而事前防卫和假想防卫则是针对不同情况下的防卫措施。此外,不同的人对发生行为的判断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防范措施的实施效果。因此,在防范不法侵害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可能性各异:不法侵害的发生可能性因情况而异。2.观念各异:在实施防范措施时,人们的观念存在差异。事前防卫是指对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实施防卫。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3、发生行为判断不同。等等。可能性与防范根据提供的标题“可能性与防范”,我们可以推测这篇法律分析可能与网络安全有关。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任何可能对网络安全产生威胁的行为都需要受到警惕。在网络安全方面,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措施包括加密通信、更新密码、定
    2023-11-19
    293人看过
  • 假想防卫过当如何处理,假想防卫过当的特征
    一、假想防卫过当如何处理(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责任比第一种轻一点;(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过失”。因为假想防卫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
    2023-06-22
    306人看过
  • 什么是假想防卫的性质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一、对于过失犯罪是否能够进行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伤人只要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就属于合法行为,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过失犯罪也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不法侵害。因此,对于过失犯罪,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二、犯罪预备犯罪情节轻微可以起犯罪防卫作用吗正当防卫要求时间上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有急迫性,在犯罪预备阶段一般不构成正当防卫。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不属于不法侵害正在发生的阶段。没有发生不法侵害,行为人误以为发生了不法侵害,采取了自
    2023-06-25
    346人看过
  • 小议假想防卫中的防卫过当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基于认识错误,将不是不法侵害的行为当作不法侵害进行防卫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的处理,我国通说认为,防卫人有过失的,构成过失犯罪;防卫人没有过失属于意外事件的,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通说对于假想防卫采取了或有过失或属于意外事件的二分法处理原则,并未提及假想防卫中的防卫过当问题,造成了认识中的误区。如有的同志撰文分析假想防卫案件时,在论证了防卫人是基于意外事件而实施的假想防卫行为后即得出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的结论,而丝毫不考虑防卫人在自选商场内(适逢骤然停电)针对被其假想为盗贼的保安而实施的用水果刀随手便刺致保安心脏被刺破、救治无效而死亡的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问题(1)。笔者认为,这种二分法的处理原则不能正确认定假想防卫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正当防卫是行为人在无法得到公力及时救济的情况下为了使自己免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一种私力救济行为。正当防卫与犯罪行为虽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但
    2023-04-22
    316人看过
  • 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是哪些意思
    1、假想防卫,一般指的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2、防卫过当,一般指的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3、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一、假想防卫怎么认定1、行为人假想了不法侵害的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假想了不法侵害存在的前提下,才随之出现了不该出
    2023-06-20
    201人看过
  • 假想防卫成立应负什么样的责任?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责任比第一种轻一点;(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故意。假想防卫导致他人受伤的,受害者若是向司法机关起诉,此时假想防卫者会被以故意伤害罪来量刑,由于此时已经导致了无故的受害者住院治疗,故此任何人在实施假想防卫的行为之后,是一定会被判处支付医疗费的,若是导致他人死亡,那么该假想防卫者一定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为何假想防卫不算是故意犯罪?假想防卫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其主观上存在刑法意义上犯罪的过失,一般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
    2023-08-16
    206人看过
  • 刑法上的假想防卫提前防卫有什么区别
    1、发生不法侵害的可能不同事前防卫与假想防卫不同,前者是指不法侵害行为虽然尚未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防卫人只是提前进行防卫。而后者是在根本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不法侵害的情况下,主观臆想有不法侵害行为而实施防卫行为。2、实施观念不同事前防卫,又称“过早防卫”。是指对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实施防卫。防卫不适时的一种情况。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因此它不是正当防卫行为。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3、发生行为判断不同不法侵害尚未开始,虽然有侵害的先兆,但是否会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发生尚难以确定,若允许进行防卫,可能会损害某些并不想实施不法侵害的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他人尚未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人预先加以打击,属于“事先防卫”。4、造成结果不同如果不
    2023-04-04
    319人看过
  • 假想防卫与事前防卫的行为是违法的吗?
    一、假想防卫与事前防卫的行为是违法的吗?假想防卫与事前防卫的行为是违法的,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且刑法规定为过失犯罪的,就按过失犯罪处理,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则按意外事件处理,不承担刑事责任。事前防卫也称为事前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而进行的所谓防卫。在不法侵害尚处于预备阶段和犯意表示阶段,行为人实施的防卫属于事前防卫。事后防卫也称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的所谓防卫。二、假想防卫是否承担负刑事责任1、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
    2023-06-03
    379人看过
  • 如何区别假想防卫与正当防卫
    性质不同。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假想防卫所针对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这种行为具备违法性的特征,是不合法的。《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3-06-19
    36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假想防卫假想防卫应负什么刑事责任?如何对假想防卫进行处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5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假想防卫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实根本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 2.行为人是出于防卫的意识,实施防卫行为; 3.行为人防卫行为造成了无辜者的损害。 假想防卫应负的刑事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
    • 假想防卫的处理原则,假想防卫的刑事责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假想防卫的处理原则1、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要内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
    • 假想的防卫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12
      假想的防卫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应负过失犯罪责任,一般不会认定为故意犯罪,具体的法律责任认定标准应当根据实际的假想防卫造成的实际后果来确定,司法机关应当严格对相关情况进行合法的审查。
    • 什么是假想防卫,假想防卫的特征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5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一、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实根本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 (2)行为人是出于防卫的意识,实施防卫行为; (3)行为人防卫行为造成了无辜者的损害。二、应负的刑事责任。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
    • 假想防卫与偶然防卫的区别假想防卫和偶然防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09
      根据《刑法》的规定,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因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而误认为存在违法侵权,实施防卫结果而造成损害的行为。意外防卫是指客观上,肇事者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进行非法侵权,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了非法侵权,肇事者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