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不起诉的制度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16:07:02 476 人看过

一、不起诉概论

不起诉,归结到底是公诉机关作出的一种诉讼行为,是基于诉讼经济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做出的诉讼决定,但此决定并非是在法律上宣判其无罪,而仅仅是一种诉讼程序的终结。在我国,不起诉的发展经过了大致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包括了不起诉和免于起诉两个部分。其中的免于起诉主要是基于建国初期的特殊情况以及如何解决战犯问题而建立,是具有时代特色和局限性的。这段时期学者的主要观点大致为:进一步明确免予起诉的范围和条件,免予起诉的方式可以适当采用缓予起诉制度,明确检察机关有权对免于起诉的被告人作出非刑罚方法的处分,对免予起诉决定的申诉、复查制度需作补充完整。第二个阶段废除了已经难以发挥作用和存在很大缺陷的免于起诉制度,而取而代之的则为3类不起诉类型,具体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这三种适用类型虽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是适用的时间持续到2012年新刑诉修改,适用时间较长,经过长时间的司法实践,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适用条件的不完善以及不起诉类型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催生新的不起诉类型产生。第3个阶段在保留前3种不起诉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附条件不起诉。这是相对于我国来说的一种新的不起诉类型,在法治先进国家,这个制度一般称为“暂缓起诉”,顾名思义是一种暂时不起诉的制度,在实践中极具价值。

二、分析附条件不起诉

1、基于附条件不起诉刚刚建立,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和完善。

(1)适用条件过窄

该制度的适用范围主体为未成年人,罪名为刑法第四、五、六章规定的内容,刑期为一年有期徒刑。刑诉法的此规定虽然弥补了以往不起诉中对于该不起诉类型缺失的弊端,但是把罪名和刑期的规定过于狭窄,对一些虽然罪名不在四、五、六章但情节较为轻微的犯罪排除在外,而且适用主体仅限于未成年人,基于及时改过自新,重在教育的立法宗旨,把情节较轻的、偶犯、初犯等成年罪犯排除在外,不仅不利于立法目的的实现,而且会限制不起诉制度适用率,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2)完善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制约救济机制

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前,应当经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充分听取被害人的意见,重视受害人的切身利益,但不必被害人同意。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的意见,并完善其提起复议、复核的相关规定。

2、改革适用条件,发挥实效功能。

一个制度存在缺陷,应从多方面来考虑,但是基本为两个类,立法层面和实践层面。由于我国不起诉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实践中必然存在大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需从以下入手:

(1)不起诉的作用最基本的为适时终止诉讼程序,减轻当事人诉累,没有进行实质性定性的效力,应当理清二者的关系并协调好。

(2)不起诉制度的适应条件应当涵盖立法和司法实践当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严谨立法,不应某种情况出现的好率较小而予以舍弃。

具体可以分为:扩大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将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行为和在法律上不认定为犯罪的情形、缺乏犯罪构成要件的案件、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和法人终止的案件纳入其中。

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包括某些特殊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当国家利益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优于对犯罪的追诉时,应允许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适用酌定不起诉;对轻微犯罪案件、特殊人群的犯罪案件、初犯、偶犯等如适用不起诉更利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时,可适应此制度。

三、如何完善不起诉制度

立法上的诸多缺陷,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要定纷止争,使其充分发挥实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1)为了不起诉制度更好运行,需要在实践中杜绝公诉机关内部的任务目标,限制不起诉适用的概率。此缺陷的产生一部分可以归结于我国立法的不足,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长期运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因此,保障不起诉的健康运行,需要对公诉机关适用该制度的规定具体详细化,杜绝其滥用职权。在此基础上,改革我国的司法系统,最大限度的避免行政权干扰司法权,排除检察系统在适用该制度时难以抉择的关系案、人情案,使不起诉率更加合理化。

(2)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引入人民监督员加强监督。在具体不起诉案件中,监督员提出的意见,检察长同意的,有关部门应当执行;检察长不同意的,应当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当检委会的意见与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检委会应当向人民监督员说明。但出现监督人员比例较大的的分歧时,可以参照适用复核程序,向上级检察院复核。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4日 03: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是什么
    “概念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因此,在对量刑建议制度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量刑建议权的概念作出明确而科学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定义“量刑建议权”观点并不一致。争论的焦点在于,量刑建议权从“权”字出发,究竟是一种“权力”,还是一种“权利”。据此,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派,即权力论者和权利论者。上述两种观点,笔者更倾向于支持“权力论”。第一,虽然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享有量刑建议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现行法律不承认量刑建议权的存在。《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在庭审中,公诉人对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当然包括对定罪和量刑两个问题讲明自己的看法。可见,公诉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根据案情对被告人的具体量刑发表意见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2023-06-12
    166人看过
  • 刑事和解是怎样的一项制度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和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谅解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罚的诉讼制度。这个制度是近年来检察机关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化解社会矛盾,追求执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而探索实施的一项新的工作机制。一、刑事刑事调解和刑事谅解的区别1.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2.被害人谅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损失及赔偿与被告人进行沟通与磋商,进而达成协议并取得被害人谅解。二、放弃民事赔偿会重判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结合,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国家刑罚权行使的体现,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弥补受害一方遭受的损害,是民事请求权行使的体现。在惩罚犯罪的过程中,只有同时实现对受害方的有效补救,才能
    2023-06-20
    356人看过
  • 不批捕不起诉听证宣告制度的规定是怎样的
    不批捕不起诉听证宣告制度规定检察院若是决定不批捕同时也不起诉犯罪嫌疑人那么就会启动听证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
    2023-03-19
    196人看过
  • 不起诉制度的范围
    1.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2.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1)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刑法》第10条);(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刑法》第19条);(3)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刑法》第20条、第21条);(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刑法》第22条);(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刑法》第24条);(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刑法》第27条);(7)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刑法》第28条);(8)犯罪嫌疑人自
    2023-02-26
    452人看过
  •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
    摘要因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进程,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审视与系统梳理,探寻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化构建的重要理论。端正刑事诉讼目的,确立人权保障意识;弘扬程序法治理念,健全程序制裁机制;遵循诉讼运行规律,理顺控诉审判关系;发展诉讼主体理念,完善刑事诉讼构造;引入谦抑比例原则,规制权力行使;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探索新型诉讼程序是实现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构建科学化的基本路径。关键词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主体;诉讼制度构建写作年份2009年正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标志着我国政治生活进入到一个崭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为我国法学研究的复兴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从1978年至2008年这30年间,作为我国法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不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为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完善做出了
    2023-06-11
    336人看过
  • 论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论文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律援助[论文摘要]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实现这一原则,需要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司法机制的保障。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保障公民平等地进入诉讼程序的重要机制,是公民不论贫富都能平等地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条件。刑事法律援助在使公民获得平等的司法保护,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实现司法公正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法律健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法律援助与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现状(一)法律援助及其特征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我国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4-22
    403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辨认制度的内容具体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法辨认制度的内容: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辨认是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破案价值与定案价值。然而,受其自身缺陷、程序瑕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刑事辨认的结果出现错误,进而导致冤错案件的发生。一、起诉诈骗需要什么证据?起诉诈骗罪需要可以证明诈骗事实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意见等证据,包括诈骗短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录像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要符合哪些条件刑事诉讼中的证人条件如下: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
    2023-06-19
    363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一审制度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我国的刑事案件其实不在少数,当警察抓到嫌犯,送至法院进行审判,会经历一系列的诉讼制度。公安机关提交证据,法院要将案件整理,并依照法律给予判决,将嫌疑人绳之于法。一审是审判中必要的过程,是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关键,依法执行审判权,可以提高审判和刑事案件的工作效率。那么刑事诉讼法一审制度基本流程是什么样的呢?庭前程序: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程序: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评议与宣判。法庭调查:1、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2、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3、双方陈述后,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之后,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4、审判人员根据需要可以讯问被告人。5、出示核实各种证据。延期审理: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
    2023-06-03
    264人看过
  • 刑事诉讼第15条从宽处理制度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第15条从宽处理制度是怎样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从宽制度就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
    2023-02-23
    73人看过
  •  讨论减刑制度背后的意义
    以下是两种可能的改写:第一种:撤销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弥补假释适用率低的不足,同时也能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第二种:取消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假释的适用率,同时也能让服刑人员更积极地接受改造。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以下是两种可能的改写:第一种:撤销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弥补假释适用率低的不足,同时也能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第二种:取消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假释的适用率,同时也能让服刑人员更积极地接受改造。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减 刑 制 度 的 意 义减刑制度是监狱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2023-09-04
    219人看过
  • 论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
    共同犯罪参与者往往较其他人更为了解案情和其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如果国家豁免了该类犯罪案件中的从犯或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让他们消除疑虑积极充当控方证人,配合追诉机关侦破案件,是否有利于该类重大案件的顺利处理?该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价值何在?我国有无移植该制度的可能?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的含义最通常的解释出自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豁免是为取得证人证言而进行的一种司法交易,即政府为取得某些重要的证据,或者比较重大案件的证据,或者为追究首恶分子的严重罪行,对同罪或其他案件中罪行较轻或轻微的罪犯作出承诺,如果他们放弃拒证权而提供某些关键的证据,将不再对其进行刑事追究。在当今世界各国,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存在于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印度等。由各国立法例可以看出,多数国家对于证人刑事责任豁免制度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具体的出发点和种类有所差异。笔者认为,证人刑事责任豁
    2023-06-11
    99人看过
  • 刑事辩护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刑事辩护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基本内容:第一、辩护权。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一般包含:(1)陈述权。当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时,给予其陈述和辩解的机会。(2)诘问权。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审时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的权利。(3)调查证据申请权。刑事被告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并申请法院传唤证人、鉴定人还有权请求与其他被告对质。(4)辩论权。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就事实和法律进行辩论,就证据的证明力和程序问题进行辩论的权利。(5)选任辩护人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选任辩护人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进行辩护。(6)救济权。刑事被告人不服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有权获得救济。(7)回避申请权。为了避免有回避原因的司法人员不回避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而赋予被告人回避申请权,以资补救。第二、辩护的种类和方式。刑事辩护一般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所谓自行辩护是
    2023-06-03
    483人看过
  •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1.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得作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办理。2.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证据;(2)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真诚悔罪;(3)犯罪嫌疑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4)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罚。和解协议应当及时履行。
    2023-05-03
    119人看过
  • 刑事辩护制度是怎样回事
    刑事辩护制度—概念:刑事辩护制度是法律确定的关于辩护权、辩护种类、辩护方式、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责任、辩护人的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规则的总称。辩护制度是辩护权的保障,各种辩护制度都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正确行使辩护权而设立。刑事辩护制度—内容:辩护权: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一般包含:陈述权,诘问权,调查证据申请权,辩论权,选任辩护人权,救济权和回避申请权等。辩护的种类和方式:刑事辩护一般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所谓自行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为自己进行的辩护。委托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与法律允许的人签订委托合同,由他人为自己作辩护。指定辩护是指遇有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的,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为其辩护。辩护人及辩护人的范围:在刑事诉讼中,辩护权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行使以外,还
    2023-06-01
    9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刑诉法的不起诉制度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不起诉制度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法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具有《刑事诉讼法》第l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二是酌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三是证据不足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 教育申诉制度的结论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31
      教育申诉制度需要注意的地方①申诉主体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委托代理的应含指定代理人的相关情况;②被申诉主体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住址等;③申诉要求(申诉主体认为被申诉主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而要求受理机关进行处理的具体要求);④申诉理由(写明被申诉主体侵害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并陈述相应理由);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制度对我国刑事制度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27
      不起诉制度-法律意义有如下三点:1、符合现代刑法思想传统刑法注重刑罚的报应功能,刑罚强调报复和惩罚,突出刑法对犯罪实行特殊预防的作用,而单一地采取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有罪必罚,罪罚相当;现代刑法,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观点更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开始注重刑罚教育功能,强调教育,更加重视一般预防,在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时,采取刑罚个别化原则,探寻有无惩罚的必要,反映在刑诉制度上,就
    • 不批捕不起诉,听证宣告制度的规定是怎样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8-22
      不批捕不起诉听证宣告制度规定检察院若是决定不批捕同时也不起诉犯罪嫌疑人那么就会启动听证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
    • 刑事诉讼法一审制度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24
      1、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 2、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3、双方陈述后,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