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部队罪是指符合义务兵条件的公民应征入伍后,违反兵役法规,在未服宪法规定的兵役年限规定时,逃离部队,拒绝履行军事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我国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是我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也对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应当履行兵役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公民在没有依法完成兵役义务年限时,逃离部队,是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该行为的负面影响是涣散军纪,扰乱军心的严重后果。
逃离部队,是指逃跑、离开部队。
本罪的特征是: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义务,是公民依法履行兵役的义务,是部队对军职人员的管理,是部队的正常管理秩序。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为军职人员在未履行完毕兵役义务时逃离部队的下列行为:
1、携武器逃离部队;
2、驾驶车船逃离部队;
3、驾驶飞行器逃离部队;
4、组织、拉拢、煽动他人共同逃离部队;
5、多次逃跑,屡教不改;
6、其他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行为人必须具备应征入伍的军职人员身份,不具备这种特殊身份的人不具有本罪的主体资格。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逃离部队,会给部队建设、作战能力、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后果仍然逃离部队,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的犯罪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逃离部队罪,刑法规定:
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战时逃离部队,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逃离部队的法律后果
409人看过
-
什么是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
173人看过
-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314人看过
-
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怎么判刑
470人看过
-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200人看过
-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既遂判刑规定是什么
136人看过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
涉及逃离部队部队司法解释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1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司法解释:侵犯的客体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建立正常的兵员管理秩序,是部队完成作战、训练、战备、值勤等各项任务的需要和保证。近几年来,有的个人和单位置国法军纪于不顾,煽动、唆使军人逃离部队。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行为人对部队要求协助逃兵返回的要求和劝告置若罔闻,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部队人员将逃兵带回,更有甚者,将逃兵予以安置、聘请、收留或另作安排,严重影响部队的管理秩序,有的造成极为恶劣
-
在部队逃离能判什么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30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
逃离部队的犯罪量刑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29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款规定,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加重处罚事由战时犯逃离部队罪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
逃离部队会怎么样?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4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部队逃离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1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侵犯本罪的对象是国家兵役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 三、主要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具有军籍的学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具有军籍的学生、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