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发生效力。依法律行为取得,是传来取得,依事实行为取得,是原始取得。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事实行为区分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法律行为要求行为能力,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能力。
同居和事实婚姻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依据各自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事实婚姻在我国目前审判实际中的发生、认可是受到特定时间,特定条件等方面限制的。而同居关系的构成相对来讲限制较少。
(2)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一旦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具体处理时则视同具有法律效力的结婚,与合法的经登记缔结的婚姻关系同样对待。而如果被认定为属于同居关系,则这种同居关系本身将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3)适用的程序及相关的规定不同。对属于事实婚姻关系的案件,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要先进行调解,调解和好或者撤诉的,确认该婚姻关系有效,发给调解书或裁定书;经调解不能和好的,根据各案情况的不同,即可以调解离婚或者判决准予离婚。而同居关系则不同。法院只受理有配偶者与他人形成的同居关系,且受理此类纠纷后,不能进行调解,一律予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
事实与法律:区分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键
190人看过
-
行政行为法律效力的分析与探讨
476人看过
-
贪腐行为的法律分析
353人看过
-
处置寻衅滋事行为:法律与处罚分析
421人看过
-
雇工行为与帮工行为的法律问题辨析
217人看过
-
法律责任与诽谤行为:探讨与分析
332人看过
同居关系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同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同居双方为异性,即我们这里所说的同居关系只产生在男女之间;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这是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本质区别,如果双方办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双方便属... 更多>
-
事实上的处分行为,法律上的处分行为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2一.夫妻财产事实上的处分行为对于事实上的处分行为,学者们一般认为不需经夫妻另一方同意即可做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构成恶意高消费时就会对夫妻另一方造成损害。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法律也应将这种行为纳入其关注的视野,进行合理的规范和调整。这里所说的一方恶意高消费,在婚姻关系一直持续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很多非法律手段来解决,就算不解决,也因为双方的亲密关系和感情而不觉不公平。但
-
诈骗与借贷行为的概念分析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6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
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分析的内容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7如果说有个人或者是企业抢先于原先使用该商标的使用者注册这个商标,而拥有了商标权的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这种以不正当的手段,使得原本不属于或者不应该属于你的商标,先去注册并获得的这个商标权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是违法,是要依法归还这个商标权的。
-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与区别与联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11民事法律行为的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并非成立时即生效;民事行为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就发生法
-
用分析这种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5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