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涉及下列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数额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
(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本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骗取贷款罪由哪些构成
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不要求具有特定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第一款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骗取金融票证罪判刑标准
骗取金融票证罪的判刑标准是:1、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骗取客户货款600万网赌输完了判刑多少年
444人看过
-
刑法中骗取银行贷款罪判多久
151人看过
-
诈骗600万元如何判刑
134人看过
-
逃税罪判刑,罚款高达600万
72人看过
-
骗取贷款罪取保候审后多久下判?
105人看过
-
骗取贷款600万,立案前早已还清,构成犯罪吗
22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骗取贷款600万属于高利贷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8骗取贷款600万元,立案前早已还清,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万元以上的;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
-
贷款被骗600万的犯罪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21自然人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由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
骗取贷款罪后果多久到法院判刑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4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取贷款罪。
-
骗取贷款600万,立案前早已还清,构成犯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6骗取贷款600万元,立案前早已还清,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万元以上的;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
-
骗取贷款缓解资金周转被抓,骗取贷款罪名判多久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6具体根据给贷款人带来得损失。骗取贷款罪要求行为人采取欺骗的手段取得贷款,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采用欺骗手段提供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材料或者陈述,致使金融机构产生错误认识,将本来不应该贷给行为人的贷款贷给了行为人。行为过程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金融机构产生错误认识金融机构基于错误认识提供贷款行为人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信用安全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对于银行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