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每度电多收几分钱万元不当得利被判返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5:03:07 316 人看过

王某系北京延庆某商场租户,自2009年9月开始负责该商场的某物业公司按照每度电1.20元的标准收取电费,而不是按照实际的价格收取。近日,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对该起不当得利纠纷做出裁判,判决被告某物业公司返还王某多收取的电费1.7万余元。

王某经营的商铺位于延庆某商场内,该商场的开发商为北京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商场安装一个总表,各个商铺安装分电表。2009年2月开始,该房地产公司将大厦的物业交由被告某物业公司管理,并授权其代收代交电费。2009年9月以前,被告每月向商户收取的电费不固定,被告与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协商后,决定从9月开始每月按照1.20元的标准收取电费。原告王某在商厦内承租有三个商铺,每月向被告交纳电费,但认为被告每月向商户收取的电费总额超出了电力公司向被告收取的电费。法庭结合被告提供的证据及供电公司调取电费明细单,计算出2009年2月至12月,被告收取的电费平均价格为1.1836元,实际每度电应收1.1112元,每度电多收取0.0724元。2010年1月至5月被告收取的电费每度电平均价格为1.20元,实际应收1.1836元,被告多收取0.0913元。

被告某物业公司辩称,被告确实自2009年10月开始按照每度电1.20元收取,其中包含了抄表人员的工资及电力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11: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占有物返还与不当得利区别
    根据法学相关理论,不当得利是债权纠纷,返还原物是物权纠纷。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是民事实体法中债法上的重要概念,意指无法律上的正当原因,而受有法律上权利或利益,通常是民事实体法的请求权基础之一。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返还原物纠纷是指无权占有不动产或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返还财产一般需是原物,原物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种类物,适用返还财产的前提是原财产仍然存在,如果财产已经毁损或灭失,只能请求赔偿损失。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民法典》中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
    2023-03-03
    50人看过
  • 前妻的丈夫划走钱款13.5万元构成不当得利应予返还
    既然协议离婚答应给前妻10万元,那么就奉上银行卡让前妻自行划转。谁知,不但被多划了3.5万元,而且划入的不是前妻的帐户,而是前妻现在的丈夫张先生。鉴此,陈先生认为张先生划走的13.5万元是不当得利,诉至法庭要求返还。今天(9月24日),陈先生的诉请获得了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的支持。2007年2月12日,陈先生的建设银行的银行卡内的资金被5万元、5万元、1万元和5000元4次转入到张先生的银行卡内。陈先生认为,从来未欠张先生钱款,虽然张先生现在是自己前妻的丈夫,但转走的钱非张先生的合法所得,属于不当得利,故诉至法庭要求张先生返还不当得利13.5万元及利息。陈先生认为,与前妻协议离婚时,约定自己一次性支付她10万元。当天就将建设银行银行卡和密码交前妻自行划转。但不知为何,卡内的钱款不但少了13.5万元,而且转入了张先生的卡内。而张先生接到诉状后却另有一番道理,称转去的13.5万元,是陈先生向自
    2023-06-08
    418人看过
  • 企业一时糊涂多缴钱职工不当得利应返还
    2014年6月5日,王某以某公司拖欠工资为由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和工资共计6万元。在调解不成的情形下,仲裁委依法裁决双方劳动合同自2014年6月5日起解除,某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共计3.9万元。10月5日,该公司又以劳动合同于2014年9月30日到期为由,再次向王某送达关于终止劳动关系通知,并垫付6月5日至9月30日期间王某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4500元。在发现不应垫付该笔费用后,公司要求王某返还被拒绝。因这次纠纷不属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公司遂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虽然公司10月5日再次向王某送达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但双方早在6月5日实际已不存在劳动关系,公司也不再有替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义务。王某获得不当得利,造成
    2023-06-08
    123人看过
  • 以收保证金为名私吞股金不当得利被判返还
    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判令以收取诚信保证金为名私吞40000万元股金的崔谋全部返还所得的不当得利。2007年3月,黄葛与崔谋及另外两位股东共同签订一份《公司合资协议》,协议约定四股东各占25%,崔谋为企业负责人。随后,他们在云南省某县工商局注册成立宏运采矿有限责任公司,崔谋及另外两位股东各自按照协议以货币出资,公司成立后,三人又约定各自抽逃了出资。2007年11月,崔谋以个人的名义向黄葛收取开采铁矿的前期手续诚信保证金40000元,并立下了收据。后经黄葛多方了解,该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公司应依法予以注销。而作为公司负责人的崔谋仍然违法地收取了其40000元作为诚信保证金,于情于法极为不合。黄葛遂向崔谋追讨保证金,均遭到了拒绝。黄葛在多次追讨未果的情况下,遂向法院提起诉讼。那坡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事实后认为,黄葛、崔谋等人合伙成立公司
    2023-06-08
    356人看过
  • “盗用”前妻公积金不当得利被判返还
    案例2007年沈先生和何女士贷款购买一套房屋,贷款是以住房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的方式组合,并以何女士的名义向银行申请办理的。2009年,沈先生和何女士判决离婚,两人共同购买的这套房子被判给沈先生,同时住房贷款也由沈先生一人承担,何女士住房自理。然而2012年6月时,何女士发现自己名下的住房公积金被沈先生擅自使用,立即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撤销公积金逐年转账还贷。但已挪用的款项经多次催讨,沈先生拒不返还。而后,何女士怒告前夫,要求其返还2.5万元被挪用的住房公积金。沈先生在法庭上称,他并不清楚何女士的住房公积金是否被用于偿还自己的房屋贷款。法院审理查明,何女士名下的住房公积金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被支取还贷三次,共计2.5万元。另外,沈先生名下的这套房子已于2012年底前一次性还清贷款,并办理产权证。说法法院审理认为,沈先生行为属不当得利,遂判决沈先生返还何女士被用于还贷的住房公积金2.
    2023-06-08
    118人看过
  • 我国的不当得利及返还制度规定
    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由于没有合法的取得依据,当事人取得不当得利后的处理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民法上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善意或者恶意而有不同:(一)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情事,如消费、消耗、出卖、被盗、遗失等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额。善意受让人为取得利益或维持利益所支出的费用,可以在返还现存利益时,要求权利人偿还有关费用或从现存利益中予以扣除。这些费用以为取得或保管、增加利
    2023-06-08
    363人看过
  • 误将五万当五千不当得利终返还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上交易,一是使用方便、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交易;二是交易快捷,免去了叫号等号的过程。然而也有不少人因为疏忽大意,使用网银而惹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日前金寨县人民法院南溪法庭就审结了一起因网银操作失误而引起的不当得利纠纷。家住江苏南京的高某从事建筑工程承包,2013年11月其将在南京的一处安装朔胶地板的工程分包给了金寨县南溪镇石寨村的隋某。工程结束后,经结算工程款共计5000元,高某在转账支付时因未仔细核对,误将50000元当5000元转到了隋某的账户。其发现后多次向隋某讨要多付的45000元,隋某均以种种借口拒绝返还,并不再与高某联系。无奈,高某只得一纸诉状将隋某诉至金寨县人民法院南溪法庭。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通过多方联络,终于联系上隋某,并多次电话与其沟通,告知其不当得利应当予以返还以及拒绝返还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隋某终于认识到多收的45000元并非天
    2023-06-08
    57人看过
  •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吗,拾得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
    一、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吗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权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交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二、拾得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拾得遗失物不属于不当得利,因拾得遗失物,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
    2023-06-26
    80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是否由国家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即国家收缴。一、《民法典》不当得利返还范围有哪些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受益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利益已不存在时,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2、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
    2023-02-19
    75人看过
  • 被判不当得利后没钱还怎么办
    会从你的收入中每月冻结一部分,只给你留下生活必须的生活费用。不当得利数额较大的,可能会判处拍卖你的房产。一、房产证解压还要还信用卡吗房产证解压是否要还信用卡取决于如果行为人是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坐牢,但如果主观上不是恶意,则只是一般的解压。欠信用卡的后果:1、对以后申办信用卡有影响,对以后贷款还款的利息会有影响;2、对信用卡的正常使用会有影响,可能会被冻结停用;3、逾期再严重的会被银行拉入黑名单,变成黑户,以后直接办理不了贷款;4、对以后贷款买房、车等的批贷额度有影响,欠钱一直不还的话很可能会被银行起诉。二、房贷逾期不还后果有哪些逾期不还房贷的后果如下:1、银行催款期间产生罚息;2、如果一次没有还款,银行会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你,提醒你按时还款,并产生罚息。如果连续三次未还款,银行客户经理将收取同样的罚息。如果逾期超过6次,您的财产可能会在此期间被冻结。房地产最终
    2023-03-28
    405人看过
  • 判决不当得利之后多久还钱
    判决不当得利后,得利一方要在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内偿还欠款,如果逾期不偿执行的,失利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执行开始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限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不当得利成立后,在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发生根据
    2023-02-14
    103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孳息吗
    一、不当得利返还孳息吗《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返还孳息,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一)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利益已不存在时,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二)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时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于此情形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若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除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实际利益外,还须就其损失与得
    2023-05-03
    64人看过
  • 公司错发23万元工资辞职员工应返还不当得利
    昨日,(广东东莞)大岭山的郭先生向记者反映了他的遭遇,据介绍,当时公司一共发错了23万元,最终还有1.5万元左右追不回来,有员工甚至干脆换电话号码玩起了消失。对此,律师表示,离职的员工因为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获得利益,而工厂因此而减少利益,构成法律上的不当得利,离职员工依法应当返还。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律。公司错发员工工资郭先生是大岭山镇大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据他介绍,3月26日,该公司如期通过银行给员工发了2月份的工资。但是,最近查账时,他却发现,由于公司的财务人员操作不当,把1月份的工资单当成2月份的工资单交给了银行,导致1月份的工资重复发了一次,2月份的却没有发。他说,1月份的工资单上一共有72名员工,有部分员工已离职,发错的工资总额约23万元。经过劝说,有68名员工愿退还发错的工资,但4名已辞职的员工则和公司打起了游击战,不愿意正面沟通。我们从银行卡的记录发现,当时发
    2023-06-08
    77人看过
  • 如何恰当地返还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如下: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也就是说,当受益人不知道没有法律依据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限于利益存在的部分;利益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义务;2、恶意返还受益人,也就是说,当受益人知道没有法律依据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该是受益人获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利益在返还时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3、受益人取得利益时善意,后来恶意返还,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后续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
    2023-07-05
    355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制度规定的不当得利返还方式是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1
      不当得利应当全额返还,关键在于证据,不过这个案子我个人觉得起诉不当得利有点问题,因为女儿让母亲为其保管钱财,说明目前占有女儿的钱是合法的,母亲侵犯的是你的财产权,直接根据第一百一十七条【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起诉即可。 相关: 不当得利返还的方式 1、返还原物: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价额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
    • 不当得利被分给其他人要返还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0
      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2、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 3、因此不当得利必须返还。
    • 不当得利行为超过多少万元会被判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15
      不当得利是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不当得利只有在数额较大(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拒不归还时会构成侵占罪,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
    • 征地多给钱不当得利要返还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30
      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害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在所不问。在返还利益时,利益小于损失的,以利益为准,利益大于损失的,以损失为准。超出损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关费用后,收缴国库。
    • 得利的不当得利还能返还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07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晓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