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分类的遐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8:37:20 68 人看过

今日重读民法总论,读到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本来以前都是跳过去不看的,今天有兴致研究了一下,收获颇丰,嘿嘿。权利分类第一项:绝对权和相对权。绝对权是指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并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由于绝对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所以又称之为对世权;相对权是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并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由于相对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故又称为对人权。灵光一闪,突然觉得相对权和绝对权的分类倒是很能形容两个人的关系呀!结了婚的人就是绝对权,还没有进入坟墓的人就是相对权,绝对权的人对老婆就是享有对世权,除了本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都要尊重本人的权利,而无须本人做出任何的行为,相对权则要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享受权利,且两个人的关系是相对的,不到特殊时刻,不会突破两个人的限制。接着往下看就越看越像。

书上说,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在遭受侵害时可以针对任何第三人提出主张与提起诉讼,完全正确,当有第三者插足时,婚姻关系双方不是可以提出主张和提起诉讼吗?而相对权只能针对特定人产生效力的权利,太对了!我的所有一切只能对特定人产生,而其他人若要插足,我也无可奈何;绝对权是公开的,两公婆不是公开的吗?相对权却不具有公示性,也就是说,双方都没有报告的义务,有很多地下恋情确实可以通过这个理论解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8: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权利相关文章
  • 行使民事权利应当遵守的原则主要是,民事权利的分类
    行使民事权利应当遵守的原则主要是自由行使原则和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可以行使的民事权利的分类有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分类,以权利的作用进行分类,以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进行分类,以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以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进行分类。一、行使民事权利应当遵守的原则主要是民事权利行使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是:1.自由行使原则。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2.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权利;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二、可以行使的民事权利的分类可以行使的民事权利分类如下: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2023-06-26
    228人看过
  • 民事权利分类标准,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
    民事权利分类标准包括民事权利的内容、权利的作用、实现的义务人的范围、权利关系以及成立要件具备情况五种。一般情况下,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是三年,特殊的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可延长。一、民事权利分类标准民事权利分类标准如下:1.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区分为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区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3.根据权利人可以向其主张权利实现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4.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5.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可以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二、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而,在一般情况下,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即对于受到侵害一
    2023-07-08
    168人看过
  • 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
    1.民事权利的分类,形成权的概念和常见的形成权种类。[识记目标]小结:(1)民事权利的分类(以权利的作用为依据):支配权、形成权、请求权、抗辩权。(2)形成权的概念:形成权是指民事主体一方可以以自己的单方行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3)形成权常见种类:撤消权(转变为小—同音)(不包括合同中债权人的撤消权)、抵消权(转变为小—同音)、追认权、解除权(转变为姐—同音)等。(4)请求权和形成权相对应。(5)请求权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只受除斥期间的限制。[记忆方法]连接信息字成压韵口诀:支配形成请抗辩形单小小追姐权请求形成相对应请求时效除期间[想象](前两句)支配和形成请求去抗辩,因为自己形单影只,所以小小追上了他的姐姐,一同去行使权利。[应用实例](2000年试卷三第34题,多选)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A.被代理
    2023-06-08
    416人看过
  • 民事权利的主要分类及各自含义
    依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的性质不同为标准财产权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具有可转让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其与民事主体人身密不可分,属于非财产权利,可以进一步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依民事权利作用、功能为标准支配权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支配的、具有排他性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其行使无须其他人的积极配合,只需负有容忍和不侵害该权利的义务。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是典型的支配权。支配权常常是确认之诉的对象形成权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其主要特征是:(1)单方意思表示;(2)使得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消权等都属于形成权请求权请求权是特定人可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
    2023-06-08
    141人看过
  • 民事权利救济方式以及分类
    民事权利的救济方式包括法律救济、司法救济、仲裁救济以及行政司法救济这四种。民事权利救济的分类为,可以分为公力救济以及自力救济两种,其中自力救济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一、民事权利的救济方法民事权利救济的主要方法:法律救济;司法救济;仲裁救济;行政司法救济。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方式或者类法律方式对当事者受到损害的权利进行救济。笔者以为,法律救济方法主要包括司法救济、仲裁救济和行政司法救济。司法救济,又被称为司法机关的救济或者诉讼救济,指的是人民法院在权利人权利受到侵害而依法提起诉讼后依其职权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补救。仲裁救济是法院外提供的一种救济方法,其意是指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即仲裁契约,把基于一定的法律关系而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的处理,委托给法院以外的第三方进行裁决。行政司法救济是指行政机关作为救济主体为权利人提供的法律救济方式。二、民事权利救济分类民事权利救济分类
    2023-07-22
    277人看过
  • 民事权利最基本分类是怎样
    一、民事权利最基本分类是怎样民事权利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保障,其分类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最基本的分类主要包括财产权与人身权。1.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继承权等,这些权利具有直接的财产利益,并可以通过金钱计算其价值。2.人身权则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如人格权和身份权,它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且在受到侵害时,主要需以非财产的方式予以救济。二、分类细节解读除了上述基本分类外,民事权利还可以根据权利的作用、效力范围、相互关联关系、派生关系以及移转性进行进一步的细分。1.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1)支配权是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等;(2)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请求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权利;(3)抗辩权是对抗请求权或否认他人权利主张的权
    2024-07-15
    459人看过
  • 法人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
    法人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是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消灭的情形不同、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民事权利能力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民事权利的概念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在一定范围内为一定行为的的权利,民事权利可以分类为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以及根据权利的作用不同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一、法人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有三个:1.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消灭的情形不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自然人出生开始,到自然人死亡时消灭。2.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专属自然人的某些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继承权、接受扶养的权利等,法人不可能享有;而专属某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银行法人开展信贷业务的权利,则自然人不能享有。3.民事权利能力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平等的,相互之间一
    2023-07-08
    377人看过
  • 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基本种类
    一、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基本种类(1)财产权与人身权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一般不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主要需以非财产的方式予以救济。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分权。(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支配权的特点主要在于:第一,权利人可直接支配权利客体,以满足其利益需要,如房屋所有人可以直接占有
    2023-05-06
    127人看过
  • 侵害民事权益的分类
    法律综合知识
    一、侵害民事权益的分类侵害民事权益的分类如下:1.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3.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4.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5.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哪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格权、个人信息保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三、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有哪些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还没以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3.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
    2023-07-16
    162人看过
  • 民事权利按效力和作用分为几类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等分类。民事权利按照作用分类(一)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自己直接支配其权利客体(二)并有权排除他人妨碍其支配的权利。(三)请求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四)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五)抗辩权是指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六)绝对权是指效力及于一切人的权利,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人,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切人。(七)相对权是指其效力仅及于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是特定的人。(八)主权利是指在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以独立存
    2023-07-31
    180人看过
  • 民事权利概念和种类
    法律综合知识
    一、民事权利概念和种类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民事权利的分类如下:(一)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二)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三)根据民事权利
    2023-07-08
    146人看过
  •  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有哪些种类?
    根据我国《民法典》,中国规定的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种类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此外,自然人还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根据我国《民法典》,中国规定的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种类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民法典》规定,除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我 国 《 民 法 典 》 中 的 人 格 权 包 括 哪 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这些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作为人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同时,《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了一些权利的保护措施,如人格权受到侵害时,民事主体有权请求人民法院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人格权。因此,在侵犯他人人格权
    2023-09-01
    132人看过
  • 民事权利类型有哪几种
    法律综合知识
    一、民事权利类型有哪几种民事权利类型有以下几种:1.财产权、人身权。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3.绝对权与相对权。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6.既得权与期待权。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在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二、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平等性有哪些表现我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平等性的表现有:1.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职务高低、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等方面有何差异,但他们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23-07-14
    82人看过
  • 民事救济权有哪些分类
    法律综合知识
    一、民事救济权有哪些分类1.根据民事救济的行使主体划分,则民事救济权可分为私力救济权和公力救济权。私力救济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权益受到侵害时,民事权利主体凭借其自身的力量进行民事权利补救、复原的权利。公力救济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国家的名义,由既定的国家机关,如法院等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对民事权利受损者进行权利补救和复原的权利。2.根据民事权利主体实施救济行为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民事救济权划分为民事权益侵害过程中的救济权和侵害发生后的救济权。民事权利主体利益被侵害的过程中,民事权利主体即可行使其民事救济权,这也是民事主体实施紧急避险权和正当防卫权的合法依据。民事权益侵害后的救济权是防止民事权利主体对紧急避险权和正当防卫权滥用的一种权利设置。3.根据民事权利主体救济权所表现的具体权利形式不同,可将民事救济权划分为形成性救济权、请求性救济权、抗辩性救济权。二、民事权利的救济
    2023-10-03
    389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民事权利分为哪几类,有哪些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11
      民事权利分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如何分类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4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分为三大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
    • 基本权利的分类要分为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30
      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劳动权、监督权、教育权。从社会领域的角度来看,权力可分为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文化权力、宗教权力、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生产权、流通销售权和消费权;从身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思维活动、行为活动和生理活动;从行为活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行为目标选择权、行为计划决策权、行为结果评价权;从执行过程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目
    • 民事权利所包含的类别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4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 民事权利分类: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
    • 宪法公民权利可以分为几大类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27
      六大权力如下: 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人身自由权利。广义的人身自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