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本属严重违法,所受的处罚也较重,但积极赔偿求得受害人的谅解同意私了,这种情况交警会酌情减轻处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肇事逃逸后对方要求撤案可以吗
肇事逃逸私了案子撤不了,赔偿后也不能撤,驾驶证会吊销,积极赔偿并且获得对方谅解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轻微肇事逃逸对方写谅解书怎么判?
123人看过
-
肇事逃逸谅解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谅解书怎么写?
7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对方出具谅解书是否仍需拘留
171人看过
-
肇事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怎么处理对方已谅解
321人看过
-
酒后肇事逃逸应该怎样应对法律后果
306人看过
-
肇事逃逸行为:对方谅解的作用和处罚
5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肇事逃逸需要取得对方谅解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5交通事故逃逸是否构成行政处罚,关键要看事故的具体情形而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躲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
-
肇事逃逸没有谅解书怎么判(肇事逃逸刑事谅解书)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31取得受害人谅解只是可以酌定从轻或减轻肇事者的处罚,并不能免除对其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
肇事逃逸轻伤对方谅解如何处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301、应受到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如果是有交通工具、且对方要求赔偿的,应赔偿其损失。 3、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对方肇事逃逸交警应该做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6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 1,一般来说,交通肇事时需要至少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才可能构成交通肇
-
交通肇事逃逸对方肇事逃逸后对方无人伤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4交通肇事逃逸无人员伤亡,应当进行行政处罚,并且由逃逸方承担全部损失。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第3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