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既要强调其作为一般民事主体所应享有的平等权利的确认和回归,同时更应当强调其作为特殊弱势群体应予倾斜性政策保护,包括完善基层医疗卫生补偿机制,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对农业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等。特别是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在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用大量篇幅阐述三农问题,提出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三农问题既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正确的路径选择,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把解决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如果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和改革开放的初期,发展经济还具有某种目的性价值的话,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经济就仅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不具有目的性价值。换言之,发展经济只是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一种手段。只有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才能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之二是,农民的合法权益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民是弱势群体;而居住上的分散性和组织上的松散性,使农民权益较易受到侵害,权利救济能力也非常弱。因此对农民,既要强调其作为一般民事主体所应享有的平等权利的确认和回归,同时更应当强调其作为特殊弱势群体应予倾斜性政策保护,包括完善基层医疗卫生补偿机制,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对农业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等。特别是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鉴于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廉价征收而实现的,而农民既无法挑战政府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垄断地位,也无法从城市发展中获得利益。为此,一方面应在土地征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和严格征用程序;另一方面则要求政府应将土地收益中的一部分通过某种方式返还给被征地农民在内的社会公众。值得欣慰的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土地出让收益应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是通过让度土地收益的方式,实现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必要反哺。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之三是,既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承包经营权的利益实现机制。我国现行的立足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曾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障碍,这种障碍又反过来影响到农民权益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并且使附着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上的各项权利和利益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要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之四是,必须加大力气创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经济组织形式。以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企业组织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村经济组织采取了肯定和鼓励的态度,明确要求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际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不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提法,早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已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但这一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理想,其法律地位也并不明确。有必要明确农村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将其改造成为具有民商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之五是,必须打破城乡户籍壁垒。户籍改革的关键是一方面弱化附着于户籍上的身份福利,另一方面是消除城乡身份壁垒,打破城市居民在城市户籍上的身份垄断。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花了很大篇幅要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当然,解决户籍问题并不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全部,社会层面的市民化也并不意味着要将所有农民都转移到城市中。实际上单纯地给予农民一个形式意义的市民身份,不如转化为更为现实的城市化公共资源的分享机制。为此不但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也要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创造让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的条件。诚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我们不但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而且也要让未转入城市的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的启示之六是,必须深化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观念的变革,优化乡村治理模式。由于我国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是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安排相对应的,其结果是村委会替代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决策,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交织在一起。其理想的改革模式是,严格区分乡村治理权和经济管理权,以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作为实现农民权益保护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实现农民的组织化为手段,以农业产业促进为目的,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目标。为此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包括农村基层组织在内的各级政府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征地改革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254人看过
-
保障小股东权益的公司法改革
454人看过
-
“六个到位”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
369人看过
-
2022年土地改革政策:实现土地确权及权益保障
470人看过
-
农村土地确权如何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373人看过
-
切实保障征地农民利益规范推进土地征用储备
307人看过
农民权益是指农民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村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土地承包、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有效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应针对农村征地以及农民外出务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更多>
-
新社会亮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6亮点三、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划拨;同时,未提供担保的,还可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扣押、查封、拍卖措施,抵缴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公益三类改革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13一、是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这是站队问题,也就是从事非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都要踢出队伍,没有把公益服务当做主业的事业单位都要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只为公益服务而存在。 二、是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这几条是实现目标的方法,但说起来简单实际,实际都是好难好难的事情。比如管办分开、法人治理结构、分配制度、社会保险衔接、职称职务晋升制度,这些都是证明造成了事业单位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也通过试点和逐步推
-
-
户口改革成居民户口还分农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1不分。目前全国已经有30个省市进行了户籍改革,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目前已经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区市包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