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中的规定及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6 18:33:01 197 人看过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

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关键就在于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过失。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等同。相反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15: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
    2023-05-05
    479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
    对于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这个问题理解,我们先根据具体的司法实践经验,对过失致人死亡罪以及故意杀人罪进行解析。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首先是加害人过于自信所带来的当事人的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二者之间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知晓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他人的死亡,但是由于自身的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够避免他人死亡情形的。这点往往常见与,行为人对于自己的技术,经验或者是知识方面的盲目自信所导致的。他们轻信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使得对方不会死亡。而间接故意杀人则不同,虽然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相同,行为人也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带来死亡,但是没有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当事人的死亡。举个例子而言:A将B撞倒,此时A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医术水平,对B进行施救,但是B死亡,此时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但是如果此时A见到B受伤,并没有上前予以
    2023-06-17
    116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主客观要件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比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二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另外,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
    2023-06-11
    25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的法律规定分析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至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为故意杀人,则可能会被判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因此,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相对较轻。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将会被判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这样的刑罚一定是过失致人死亡的,而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否则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如果是故意杀人的,可能会被判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情节较轻的,是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概念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
    2023-06-30
    141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
    2023-03-31
    267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中止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1、对于“故意杀人中止”的解释为:行为人产生故意杀人意愿并且做出了犯罪预备,或者在还没有实行完毕就放弃了犯罪的想法和行动,没有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为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不予以处罚或者从轻处罚。对于中止犯罪的要求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中止犯罪的有效性。也就是因为行为人的故意杀人行为中止了;而没有对他人造成生命危险,此为故意杀人中止。2、在行为人虽然中止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之后,没有完全阻断或者阻止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威胁;而导致他人死亡,此为犯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3、过失致人死亡罪,客观上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受害人死亡的结果,罪犯的表现为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其中的自信过失是行为人能预见他人的生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一定的威胁;而且自己认为能够防止他人死亡的后果发生,由于行为人对自己的能力、技术、对避免他人死亡的预防措施过于自信;并且轻信不会产生对他人造成死亡的结果,最后还是
    2023-06-23
    30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犯罪中的故意杀人与过失致死的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08
      简单的解释就是: 故意杀人对死亡结果是持故意的心态,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是抱以期待或积极的心态。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对死亡的结果应当是过失的心态,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不是持故意、希望发生死亡结果的心态。 这个区别虽然表述上是清楚简单的,但是实务当中确实是比较难以分辨的,主要考虑: 1.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通过细节来印证例如矛盾之深,恶性极大等; 2.客观上的判断:伤害方式,是否是足以致命,这
    • 怎么区分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6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1、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 2、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刑法》第14条,明
    • 怎么区分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26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1、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 2、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刑法》第14条,明
    •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区分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05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 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8
      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 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 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