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法员工离职多长时间可以走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过错,员工提出辞职,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二、劳动合同法离职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离职的规定主要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三、劳动合同法下的离职员工管理从哪些方面做起
做好离职员工管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达成:
领导层,尤其是直接主管如处理事情不公平公正、带头破坏制度及流程、颠倒黑白是非、高高在上、心胸狭隘等,都会导致员工离职。
人力资源部和直接主管要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发现员工有离职的苗头,及时和员工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员工经常请假、抱怨增多、不愿接受新工作、在招聘网站更新简历、工作风格与平常有一定的出入等都可能是员工离职前的表现,人力资源部和直接主管要定期或不定期和员工沟通,善于发现员工离职的一些现象,做到有效预防。
对于提出辞职的员工,直接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要进行辞职面谈。
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签订竞业协议,对于公司的机密资料要加强保密工作。机密资料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外泄。
员工离职的原因一般为:薪资不满意、对领导不满意、人际关系不满意、业绩不达标、对绩效考核结果有意见、工作失误、个人原因等,人力资源部要对分门别类进行汇总整理,找到其中的规律,为人力资源政策、流程制度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议,实现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
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离职手续,不要以种种理由变向克扣或拖着不发工资。要召开离职欢送会,对离职员工的优点要予以表扬,曾经的误会要予以消除,对其前景表示祝福。毕竟曾经也是一家人,好合好散最重要。人力资源部要注意保留好相关书面证据,防止发生劳资纠纷风险,如员工辞职申请表、终止劳动合同书、离职通知书、考勤表等。
人力资源部要对离职员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定期与离职员工联络,尤其是关键岗位或中高层管理员工,告知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还可邀请老员工参加公司的年会,让其感受到公司对离职员工的关心。
企业要做好离职员工的管理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做到有的放矢。建立规范的制度及流程,倡导和谐信任管理,方能从根本上做好员工的离职管理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管理上的被动。
-
员工离职偷走劳动合同合法吗
271人看过
-
员工可以签多长时间的合同
374人看过
-
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多久可以离职
216人看过
-
没有办辞职劳动合同多长时间可以取消?
443人看过
-
员工离职时间是多长
114人看过
-
申请离职劳动仲裁后多长时间内可以离职
473人看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办理了离职手续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解除;可以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或者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劳动合同期满... 更多>
-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提前多长时间离职啊?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8劳动合同期满公司没有通知续签劳动合同,则可以在劳动合同期满的时候向公司提出不准备办理续签手续,要离职。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
离职员工需满足多长时间劳动合同签订要求方可辞职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4劳动者辞职时,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个人提出离职有三种情况: 1. 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无需用人单位批准,并可要求支付剩余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和办理离职手续等。 2. 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
-
离职员工工资可以拖多长时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14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
-
一般员工入职劳动合同多长时间签订?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7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三类: (1)有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