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的终点是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一、为了犯罪什么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二、犯罪预备的特点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特点是:
1、主观目的是犯罪。准备,可谓犯罪手段,其目的是实施犯罪。这一目的表明,犯罪准备是一种具有明确犯罪意图的行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图的外化,而不仅仅是犯罪本身或犯罪意图的表达;
2、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做好了犯罪准备。总的来说,这种准备行为是积极为犯罪创造有利条件的总和。
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实施犯罪的停止形式。
三、犯罪的预备未遂终止存在于什么中
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开始实施某种犯罪构成要件但由于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没有完成某一犯罪全部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
-
预备犯罪终止是犯罪中止吗?
376人看过
-
什么是预备犯罪
369人看过
-
预备犯罪的犯罪预备
160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应当如何定罪
205人看过
-
犯罪的预备未遂终止存在于什么中
472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为什么是犯罪呢
57人看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
犯罪预备过后犯罪预备终止是怎么回事?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5犯罪预备的终止不是中止,犯罪预备的终止依然处于犯罪预备阶段。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行为,而犯罪预备还没进入着手犯罪阶段,两者属于不同概念。 《刑法》第二十二条 《刑法》第二十四条
-
犯罪预备和踩点算不算犯罪预备?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7属于,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具有四个特征: 1、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施犯罪; 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什么是预备犯罪,预备犯罪的处罚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0与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相比,除处罚。虽然犯罪预备行为并没有直接侵犯犯罪对象,但已经使犯罪对象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此也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犯罪预备行为尚未开始实施,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案例】被告人林某曾向有关部门举报被害人孙某非法行医事件,引起不满。2
-
犯罪预备过程中的终止规定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2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
-
犯罪预备中能终止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3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这种情况,肯定是可以终止的,并且还没有实施行动,是不会被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