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标使用不构成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抗辩。
2、商标权无效抗辩,提供对原告商标权的效力进行抗辩的证据。
3、诉讼主体资格抗辩,提供对原告的主体资格、商标权的权属等方面进行抗辩的证据。
4、合法来源抗辩,提供确切的合法来源的证据。
一、商标民事诉讼中原告要提供哪些材料
(一)原告应当提交下列权利证据,以证明自己享有商标权或者商标许可使用权:
商标注册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商标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标注册证。如果是国际商标注册,则需由国家商标局发布该国际注册在中国有效的证明;如果是驰名商标,需提供驰名商标认证书。
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提交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商标局备案的材料及商标注册证复印件。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
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起诉;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与商标注册人可以共同起诉,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提起诉讼,但应当提交商标注册人已知有侵权行为发生而明示放弃起诉或不起诉的证明材料;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商标注册人的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
商标财产权利的继承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二)原告应当提交下列侵权证据,以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1、公证书:商标权人对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取得的公证书。
2、商标权人从市场上购得的侵权产品及其销售发票,购得的侵权产品应由公证人员封存,并拍照。
在提交给法院之前,原告应确保封条完好无损。
(三)原告应当提交下列赔偿证据,以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有事实依据:
原告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如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证据或者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的证据。
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由谁来提供给被告
339人看过
-
民事诉讼证据应送达给被告吗
82人看过
-
谁是商标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10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代理权
35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方是被告还是原告?
130人看过
-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陈述是什么证据
355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
民事诉讼中有利于原告的证据在被告手中,原告怎么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民事诉讼中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是只有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
-
民事诉讼中被告提交虚假证据的处理方式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13如果您正处于原先案件的司法诉讼阶段内,您可以向法庭提出合理的疑虑,并提出鉴定相关证据。如果该起原诉讼已经圆满落幕,您也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适时发起上诉或请求再审。关于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行政责任:可能会涉及到拘留以及罚款等惩罚措施。 2. 刑事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的明确规定,如果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故意毁灭、伪造证据,协
-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证据可以引用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04是可以引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
-
民事诉讼中被告伪造证据能否免除刑事责任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0不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