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毒品罪量刑】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21:06 500 人看过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关于执行〈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和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作了原则性的说明。《解释》规定:根据已查获的证据,不能认定非法持有较大数量毒品是为了进行走私、贩卖、运输或者窝藏毒品犯罪的,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法持有毒品是为了进行走私、贩卖、运输或者窝藏毒品犯罪的,则应定走私、贩卖、运输或者窝藏毒品罪。《纪要》规定:非法持有毒品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数量标准,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等犯罪行为的,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以上二个司法解释的要点在于:一、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法持有毒品已经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等犯罪行为,按相应的罪名定罪;二、如果尚未或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即仅有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此时应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法持有毒品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进行走私、贩卖、运输、窝藏等毒品犯罪,按相应的罪名定罪,如果没有或者不能查证有其他毒品犯罪目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此外,如果正在实施走私、贩卖、运输等犯罪行为,则当然按相应的罪名定罪。

掌握了上述原则之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认定问题主要就是证据的分析、事实的认定问题。由于毒品犯罪案件普遍具有证据少、证据收集不到位、翻供现象多等特点,实践中如何分析证据、认定事实也是很有难度的。笔者认为,与其他类型的案件一样,毒品犯罪案件尽管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仍要坚持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按证据裁判,对任何事实、任何罪名的认定都要以证据为基础,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进行纯粹的推论。二是要坚持证明标准,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尚未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时不能认定,不能以案件情况特殊为由,随意降低证明标准。例如:李某某购入120克海洛因后在酒店被抓获。李先供购毒的目的是想贩卖给其朋友彭某某,后供是用于自己吸食。侦查机关收集了李购毒前与彭某某多次手机通话的详单,但未找到彭[1]。司法人员对于此案的定性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李购入毒品的数量明显超出了其吸食所需,贩卖的可能性极大,并且李供过是想贩卖给彭,有李、彭二人的通话详单证实,应定性为贩卖毒品罪。另一种意见认为,证明李贩卖毒品的证据不足,应定性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笔者赞同后一种意见,理由是:李某某购入毒品用于贩卖的可能性确实很大,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判决书认定的事实则要有证据证明,不能推论。李虽曾供过是想贩卖给彭并有其与彭的通话详单,但由于彭未证实,而通话详单并不能佐证二人一定是贩卖毒品的上下线关系或彭某某是毒品吸食者,故不能认定是贩毒,只能定性为非法持有毒品罪。不妨设想一下,本案如果定性为贩卖毒品罪,假若以后彭某某到案,其如承认李确实是想贩毒给他,则李罚当其罪,其如不承认李贩毒给他,则就办了一桩错案。同时,在究竟是贩卖毒品罪还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存疑时,根据“重罪与轻罪存疑,选择轻罪”,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性是符合现代刑事司法理念的。

实践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尚待探讨:从行为人手中查获了较大数量的毒品,虽无证据证明行为人非法持有该被查获的毒品是为了贩卖,但却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以前曾贩卖过毒品。对非法持有被查获的毒品行为应如何定性?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没有明确。目前主流的意见是: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由于行为人有贩卖毒品的经历,那么非法持有被查获毒品的行为应视为是为贩卖毒品作准备,是贩卖毒品行为的组成部分,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实践中一般也是这么做的,例如张敏贩卖毒品案[2]就是如此。笔者认为,虽然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这类案件如何定性,但从《纪要》中关于对以贩养吸的定性意见中可以窥见是认同上述观点的。《纪要》规定:对于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量。此处所指犯罪的数量,从《纪要》前后连贯的表述来看应当是指贩卖毒品的数量。既然对于以贩养吸的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贩卖的数量,那么对于不是以贩养吸的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同样也应当认定为贩卖的数量。但是应注意,以贩养吸的人是毒品犯罪中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受毒瘾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有频繁贩卖、最后一次贩卖距离被查获间隔时间短等特点,吸毒的经济基础来源于贩卖毒品所得,完全有理由认为他们非法持有被查获的毒品主要是为了贩卖,所以《纪要》对这类情况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不吸毒或虽吸毒却不是以贩养吸的人却不一定有上述特点,他们虽曾贩卖过毒品,但非法持有毒品是为了赠送、自己吸食等非贩卖目的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无条件的适用上述观点,关键要看行为人最后一次贩毒距离被查获时间间隔的长短,如果时间间隔过长,不足以说明行为人非法持有毒品是为贩卖作准备时,就宜就低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例如宋国华非法持有毒品案,宋1998年3月20日因犯贩买毒品罪被判刑,同年10月5日刑满释放,2003年9月14日其购入海洛因900克后被查获。宋系吸毒者,被抓后其供称购毒的目的是供自己吸食。公诉机关和一、二审法院均认定宋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时,认为宋虽曾贩过毒,但其释放以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没有证据证明其贩毒,不能得出其此次购毒的目的必然是为了贩卖的结论,其用于吸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因此,宋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改判为无期徒刑[3]。

近年来,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被学术界和实务界探讨得比较多,即动态非法持有毒品是否等同于运输毒品的问题[4]。例如:谢某携带10.8克海洛因在火车上被查获,其供称所携毒品是带回家给其丈夫吸食,侦查机关未找到其丈夫。谢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此案中谢某携带毒品的目的只有其供述,没有其他任何证据证明,处于不可求证的状态。一种意见认为,谢某是在运输途中被抓获的,因此其有运输的故意和行为,应认定为运输毒品罪。另一种意见认为,运输毒品罪中的“运输”应作限制性解释,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含义将物品的空间移位理解为运输,只有为了走私、贩卖毒品或以其它方式扩散毒品,或者为了帮助他人走私、贩卖毒品或以其它方式扩散毒品而将毒品从甲地转至乙地的行为才是刑法上所称之“运输”。按这种认识,没有证据证明谢某有运输的故意,故不构成运输毒品罪,而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上述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实践中未能统一。笔者赞同后一种意见。这个问题表面看虽然是定性的争论,但实质上却涉及到如何认识运输毒品罪中的“运输”。笔者认为,刑法中运输毒品行为是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行为排列规定在一起,供选择适用的罪名,其社会危害性也应当与其他三种行为的危害性相当,因此处罚才能一致。只有当运输毒品成为走私、贩卖、制造毒品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时,也就是说缺少运输毒品就无法实施走私、贩卖、制造毒品时,运输毒品才具有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相当的危害性,才可以同罚。而出于其它目的运输毒品时,比如出于吸食、窝藏目的而移动毒品,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显然要低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危害性,不能认定运输毒品罪。如果将运输的范围任意扩大,就会出现将无罪变为有罪、轻罪变成重罪的现象。谨记,勿将动态持有毒品等同于运输毒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2: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毒品犯罪相关文章
  •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与非法毒品持有罪的区别
    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区别是:如果毒品的种类、数量相同,不考虑其他犯罪情节,运输毒品的危害性要大一些,所判处的刑法也会比非法持有毒品罪重,运输毒品最高可以判处死刑,而非法持有毒品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构成条件1、本罪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只要实施了其中一个行为,即可构成该罪;3、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贩卖毒品的年龄起点是14周岁,走私、运输、制造毒品行为年龄起点是16周岁;4、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毒品而仍进行贩卖、运输、制造。《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2023-07-22
    153人看过
  • 【毒品量刑】运输毒品罪的既未遂形态
    也就是说,凡是毒品已经起运,进入运输途中的,就是既遂;由于行为人意志意外的原因尚未起运的,则是未遂或预备。【2】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运输毒品,即行为人以将毒品从甲地运往乙地为目的,行为人开始运输毒品,是运输毒品的着手,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达到目的地时,属于犯罪未遂,毒品到达犯罪目的地时是犯罪既遂,到达目的地后,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而将毒品运回原地或其他地方的,也是犯罪既遂。【3】我们同意第一种观点。犯罪的既未遂是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为标准的,如果符合,就是既遂;否则,就可能是其他犯罪形态。运输毒品罪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是,明知运输的是毒品,而希望或放任该运输毒品行为的发生;其客观要件是行为人实施运输毒品的行为。该罪作为行为犯,其犯罪构成的完成,在客观上不要求发生具体的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一定程度的运输行为即可。所以,只要毒品已经起运,进入运输途中,就是既遂。第二种
    2023-06-11
    486人看过
  • 如何认定运输毒品和运输毒品罪认定条件有哪些?
    我国是将运输毒品的行为单独作为一种犯罪行为,规定在刑法之中,而且历来是对运输毒品的行为,作为毒品犯罪中的重点予以打击,1979年刑法中,即已规定对运输鸦片、海洛因、吗啡或者其他毒品的行为予以惩处,已经明确将运输毒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本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我国1997年刑法第347条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并列,并且作为行为选择性罪名而被置于同一条文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法定刑和量刑标准。但是,对运输毒品罪的概念,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并未取得一致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所谓运输毒品,是指将毒品从某一地点运往另一地点,区域范围则限于我国国内。2、运输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输毒品的行为,也包括明知是毒品而受雇帮助运输的。3、运输毒品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制,明知是毒品而采取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
    2023-03-22
    189人看过
  • 毒品犯罪中“非法持有”与“运输”的区分
    刑法分别规定了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单纯从刑法条文来看,二者的界限比较明确。运输毒品是将毒品进行空间位置变化的行为,而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则表现为将毒品置于本人的控制之下。但是,在运输毒品的行为中必定存在行为人将毒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吸毒者(或代购者)在运输毒品过程中被查获,没有证据证明其实施了其他毒品犯罪行为,是定非法持有毒品罪,还是定运输毒品罪,有着不同的意见,相关司法性文件中的处理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区分非法持有毒品罪和运输毒品罪的的关键应在于:其一,准确理解持有的含义;其二,正确理解运输的刑法含义。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明确两罪的本质特征及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的区别。非法持有毒品的方式有多种,在行为上不外乎携带、储存、存放。但并不是说携带、储存、存放毒品的行为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因为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罪,强迫吸毒罪
    2023-06-11
    230人看过
  • 非法持有毒品算毒品犯罪吗,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几年
    非法持有毒品算毒品犯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较大的,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具体的年份根据毒品数量确定。一、非法持有毒品算毒品犯罪吗非法持有毒品算毒品犯罪,构成要件如下: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几年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需要根据所持毒品的种类、数量等量刑情节,来决定判几年。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贩卖、运
    2023-04-26
    352人看过
  • 认定毒品运输罪的步骤
    刑事责任年龄
    运输毒品罪的认定如下: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毒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生命健康;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运输毒品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4、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直接故意的,即明知是毒品运输。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是毒品,而是被利用运输,则不构成犯罪。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但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不要求构成本罪的目的是营利。运输毒品罪主观明知是毒品如何认定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
    2023-07-04
    363人看过
  • 非法制毒物品的量刑标准,犯非法运输毒品罪的最高标准
    刑法对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判刑标准是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氯仿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料,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构成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该如何惩罚1、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量刑是:一般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刑罚。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根据规定,如果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故意为其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的,则应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处罚。另外明知他人收买上述物品是
    2023-08-07
    119人看过
  • 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及窝藏毒品罪如何区分
    所谓“持有”,是指占有、携有、藏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毒品的行为。所谓“运输”,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毒品的行为。可见,非法持有毒品罪,尤其是动态非法持有毒品与运输毒品罪两者在客观方面常常有许多重合和相似之处,运输毒品罪在客观上必然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因此,对于刑法规定的运输毒品罪的“运输”,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含义进行理解,将物品的位移视为运输,运输毒品罪的“运输”在刑法意义上有着特定的含义,它应当包含了运输的目的和意图,而不是单纯的空间上的位移。区分非法持有毒品罪和运输毒品罪不能以起获毒品是否在运输环节来划线,应当重点考量行为人的“运输”目的和意图,并以此来确定是非法持有毒品还是运输毒品。一、不是故意的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吗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非法持有的毒品而故意持有。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自己持有的是毒品,则不构成
    2023-03-10
    206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量刑】运输毒品案件适用死刑应注意的问题
    前文已述,基于运输毒品行为自身的特殊性,对单纯性的运输毒品犯罪分子的处刑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犯罪分子应有所区别。但是,对于不属于以上所说的单纯性运输毒品的行为,而是运输毒品的组织指挥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毒枭、累犯、毒品犯罪的再犯、武装掩护或者暴力抗拒查缉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毒品犯罪的、以运输毒品为业的、多次运输毒品的,就应当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适用相同的死刑数量标准。毒品数量不是毒品犯罪量刑的唯一标准,在对被告人量刑时,特别是在考虑是否判处死刑时,还要全面综合考虑犯罪已造成的危害后果、被告人主观恶性大小等具体情节,不能仅凭数量,将量刑活动机械化、简单化。随着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法院,少用、慎用死刑已是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运输毒品案件,在最高法院还没有规定明确的死刑数量标准之前,适用死刑更要慎重。有人主张要严格控制运输毒品罪的死刑适用,[3]笔者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在审判实践中,要正确、
    2023-06-11
    163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主观明知是毒品如何认定
    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二)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三)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四)体内藏匿毒品的;(五)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六)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的;(七)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的
    2023-03-25
    69人看过
  •  毒品运输罪刑罚规定
    毒品运输的刑罚要根据所处的地区、交易的类型以及数量而定。运输毒品罪是一种选择性犯罪,而不是单独犯罪。运输毒品是指通过携带、邮寄、使用别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将毒品从现场转移到中国其他地方的行为。毒品的运输必须限制在中国。如果涉及海外,则构成走私毒品。毒品运输的刑罚要根据所处的地区、交易的类型以及数量而定。运输毒品罪是一种选择性犯罪,而不是单独犯罪。运输毒品是指通过携带、邮寄、使用别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将毒品从现场转移到中国其他地方的行为。毒品的运输必须限制在中国。如果涉及海外,则构成走私毒品。由于不同种类的毒品纯度不同,具体运输毒品的数量也不同,因此在运输不同毒品时,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也不同。 毒 品 运 输 刑 罚 规 定根据素材2,毒品运输罪未遂的量刑幅度是根据运输毒品的数量来确定的。对于运输数量不同的情况,处罚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运输数量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
    2023-09-21
    356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的刑法条文
    《刑法》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2023-08-17
    255人看过
  •  毒品非法持有量如何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定罪标准如下:若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则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定罪标准如下:若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则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非 法 持 有 毒 品 罪 的 处 罚 规 定 是 怎 样 的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个人或团体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
    2023-09-11
    382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量刑】对“贩卖毒品”的不同观点
    刑法347条规定了贩卖毒品罪,但对于何谓“贩卖”,我国刑法理论界存有不同观点。最具代表性的争议为,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贩卖是一种有偿的转让(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P1619);另一种观点认为贩卖毒品是指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张明楷《刑法学》P827)。概括起来讲,主张第一种观点主要有两方面的论据,一是从文义解释的角度出发,贩卖应当包括了贩与卖两个方面,以贩卖为目的非法收购只是贩卖结构中的一个方面,所以不能认定为贩卖;二是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出发,刑法条文单独规定了贩卖与收购,说明贩卖与收购是不能等同的。第二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妥当的。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出发,毒品犯罪有别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司法机关历来
    2023-06-11
    10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毒品犯罪
    相关咨询
    • 贩卖毒品罪和持有毒品多少量贩卖运输毒品罪的量刑标准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09
      依照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如何,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给予刑事处罚。走私、出售、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出售、运输、制造鸦片1公斤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出售、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主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出售、运输、制造毒品;(四)
    • 吸食毒品运输毒品罪怎么认定, 运输毒品罪中的毒品数量是怎么规定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08
      吸食毒品只属于违法行为,而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同时运输毒品还要根据品种和数量结合而予以处罚。具体规定如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
    • 运输毒品罪初犯怎么判刑?运输毒品罪量刑标准?运输毒品罪如何处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3
      1.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涉嫌犯罪,只是不同的数量和情节量刑不一样。数量大情节严重的才会判死刑。具体的量刑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刑罚的确定要考虑各种量刑情节。初犯并不是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一般不会影响量刑。2.《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因运输毒品罪出狱后又犯非法持有毒品罪,构成毒品再犯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修正)第356条的规定,【毒品犯罪的再犯】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因此,甲因运输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毒品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及非法持有毒品罪的量刑情况是怎样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8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问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五十克或者其它毒品数量达到数量大起点的,量刑起点为十五年有期徒刑。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十克或者其它毒品数量达到数量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七年至八年有期